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焚燒和衛生填埋方式處理和 BOT 方式運營,基本做到日產日清。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規模的快速增長,生活垃圾量劇增,仍面臨著嚴峻形勢。 垃圾處理量由1979年的7.5噸/日增長到2015年9月的15800噸/日,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6%,預計國內絕大多數城市的生活垃圾處理仍然以填埋為主,深圳市現采用“小型壓縮式轉運站為主,大型轉運站為輔”的生活垃圾轉運體系,并通過“焚燒為主、填埋為輔”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焚燒處理法,具有垃圾高度減量、無害化和可以供熱、發電等優點適合于占地面積較少的城市,但是垃圾焚燒需要的設備投資高,二次污染處理工藝復雜,對操作和控制技術要求比較高。
處理管理現狀
從建市以來發展沿革看,深圳市垃圾處理管理的特點是“起點高、發展快”,垃圾產生量由1979年的7.5噸/日增長到2012年的1.34萬噸/日,增長約1800倍。發展歷程可分為簡易堆放、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源頭減量全過程控制三個階段當前垃圾主要通過6座焚燒廠和4座衛生填埋場無害化處理,焚燒、填埋處理量各約占50%,無害化處理率為98.36%,簡易填埋(大鵬新區內)占1.64%。
標簽:深圳垃圾焚燒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