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前,“華龍一號”國際峰會及“華龍之旅”系列活動在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開幕。峰會期間,中廣核面向來自包括英國、泰國等在內的十余個目標市場國和合作伙伴推介了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技術及出口配套方案,進一步推動我國自主核電技術走出去。
受此消息提振,昨日,核電板塊異動明顯,板塊整體漲幅達到1.67%。個股方面,板塊內42只成份股實現上漲,上海電氣漲幅居首達到5.72%,緊隨其后的大西洋漲幅為5.01%,贛能股份和中國一重漲幅也均在3%以上,分別為4.61%和3.73%,此外,佳電股份(2.99%)、浙能電力(2.87%)、中國西電(2.75%)、東方電氣(2.54%)、東方鋯業(2.35%)、申能股份(2.35%)、群興玩具(2.12%)等個股漲幅也較為明顯。
資金流向方面,昨日,共有28只核電股受到大單資金青睞,其中,10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額均超1000萬元,具體來看,中國一重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8299.78萬元,特變電工大單資金凈流入4283.59萬元次之,而浙能電力、中國西電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超3000萬元,分別為3682.82萬元和3143.71萬元,此外,大單資金凈流入超1000萬元的個股還有,東方鋯業(2842.17萬元)、上海電氣(2034.62萬元)、申能股份(1916.59萬元)、撫順特鋼(1791.74萬元)、贛能股份(1416.18萬元)、沃爾核材(1335.44萬元)。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布的中國涉核領域第一部白皮書《中國的核應急》顯示,目前中國大陸運行的核電機組30臺,總裝機容量2831萬千瓦,在建的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672萬千瓦。其中,在建核電機組數位居世界第一,在建、在運機組總數位居世界第三。2015年,批復建設的核電機組為8臺,開工建設6臺,投入運行8臺(其中投入商業運行6臺)。無論是從獲核準數還是開工數上看,中國核電發展速度正逐步回到福島事故之前的水平。
隨著核能事業發展,核電安全與核應急工作也需要同步提高。白皮書的發布,體現了國家對核電安全的重視,這有利于未來核電的安全可持續性發展。而在我國,除了環保、能源供應緊張兩大因素之外,核電作為高端制造業的代表,海外前景美好也是我國發展核電的主要動力。
對此,東吳證券表示,核電海外擴張和內陸啟動將繼續拉升板塊估值,裝備企業今年將迎來訂單拐點,業績拐點于明后年開始體現,其中手握核心原材料、新產品品類儲備豐富以及布局核電后市場的先行者會實現業績大幅增長。最看好具備核電主設備核心零部件生產能力的企業,推薦組合:南風股份(核電風機、核電鍛件、3D打?。?、中核科技(國企改革)、應流股份(核一級鑄件、核主泵泵殼、15.15億元增發中廣核參與)、臺海核電(主管道50%市占率)。
申萬宏源則看好核電產品收入占比高,業績彈性大以及在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方面有突破的公司,重點推薦應流股份和臺海核電,建議關注久立特材和中國核電。
標簽:“華龍一號” 自主核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