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從電力大數據看2015經濟發展

作者: 2016年02月18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2015年我國經濟在起伏波折中走過。如何評判宏觀經濟的表現、分析經濟發展的內在特性、判斷其走勢?對此,我們需要基于準確、實時、可靠及全面的數據,采用科學的方法及工具進行數據挖掘,尋找經濟系統的特點、特征及

  2015年我國經濟在起伏波折中走過。如何評判宏觀經濟的表現、分析經濟發展的內在特性、判斷其走勢?對此,我們需要基于準確、實時、可靠及全面的數據,采用科學的方法及工具進行數據挖掘,尋找經濟系統的特點、特征及內在規律,盡量避免被某些表面現象或假象所迷惑。用電量就是這種數據之一。
 
  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我國已經安裝了近4億只智能電表。它們廣泛應用于一二三產業等各種實體經濟的生產活動中(除公路、航運、空運),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它們可以每15分鐘實時記錄著這些經濟實體的生產運營過程及運行軌跡,為我們提供了經濟活動分析的最基礎及詳實的實時數據。而電力經濟學又為我們提供了挖掘這些電力大數據的理論、方法、模型及工具,這也是本文試圖透過電力看經濟的依據。
  
  電力大數據背后的經濟信息
  
  2015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555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5%;其中,一產用電量為102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二產用電量為400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三產用電量為71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居民生活用電量為72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
  
  在二產中,工業用電增速為-1.4%,其中輕工業為1.3%,高于全社會及二產的用電增速,說明輕工業產品的市場需求較好。而重工業用電增速為-1.9%,說明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嚴重。三產中,餐飲業增速7.43%,賓館業3.07%,電信業14.84%,計算機及軟件14.75%。
  
  根據電力經濟學原理,通過2015年的用電量,可以推算出三大產業增加值及GDP。我們發現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高達10.2%。三次產業的比重為:8.61∶42.1∶49.29。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由用電量還可以推算出某些工業產品的產量增速。去年全國煤炭產量增速同比下降5.8%,水泥下降9.87%,粗鋼下降8.85%,有色金屬上升2.2%,化纖產品上升4.28%,造紙上升0.73%,紡織品上升0.5%,紗上升1.37%,化肥上升0.78%,橡膠及塑料制品上升0.2%。
  
  在就業方面,去年全國新增就業1071萬人,其中二產減少181萬人,三產增加1252萬人。
  
  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2015年全國用電量增速是1978年以來增速最低的年份,也是唯一出現二產用電負增長的年份,比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用電增速還低。這是由我國經濟處于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所致:1998年我國經濟處于工業化進程的初期,基礎建設還不是很完善,使得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在宏觀經濟不是很景氣的環境下,用電增速依然上升;2015年我國經濟處于工業化進程的后期,基礎建設基本完成,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生產將會持續萎縮。這也是為什么2015年3月份以后國家試圖繼續通過投資拉動二產生產,但是效果不佳原因。明顯展示出在經濟發展的工業化進程后期,投資拉動的乏力特性。
  
  工業化進程后期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基礎建設基本完成,重工業產品市場需求不足,從而使得二產在經濟中的比重下降;而隨著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三產將拉動直接消費品及服務業需求,即三產的比重上升。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第三產業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還會保持較快的增速。在工業中,輕工業還有上升的空間,重工業將會持續下降。這也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預計2016年形勢更加嚴峻,二產用電將持續下滑,重工業(鋼鐵、煤炭、水泥等行業)的某些企業將很難經營,甚至破產。三產用電增速也不樂觀。雖然2015年第三產業發展相對較快,但不盡如人意,其用電增速仍然低于1998年8.43%的水平。說明我國消費仍然乏力。影響我國消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產品質量、食品安全、房價。
  
  輕工業產品主要是用于直接消費。但是如果產品質量不高,消費者只能采購國外質量好的產品,直接影響到國內輕工業的發展。同樣,如果食品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外出就餐的人會大大減少,影響餐飲業的發展。只要確保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其市場需求還會不斷擴大。就我國當前收入水平而言,如果房價不是如此之高,大家的消費水平可以大幅提升。高房價一方面制約了人們的消費,另一方面提高了人們收入增加的期望,降低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又對一夜暴富、投機等浮躁心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甚至影響了人們的價值取向,這已經超出經濟的范疇,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
  
  根據工業化后期經濟發展的特征,我國第三產業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就用電量增速而言,應確保2016年第三產業的用電增速不低于8%。
  
  專家表示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高耗能產業用電量持續下降,用電量保持低速增長將成為常態,與此同時帶來的用電結構的明顯改善則是一大積極信號。
  
  電力需求偏弱結構向好電耗走低火電產能過剩
  
  用電量增速下滑源自需求不足。“宏觀經濟由高速向中高速轉型,工業生產增長趨緩,特別是部分重化工業生產明顯下滑,電力需求偏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說。
  
  2015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2.3個百分點,產能過剩矛盾相對突出的粗鋼、生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產量同比分別下降2.1%、3.3%、4.7%和7.5%,相應電力需求明顯下降。前三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1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8%,增速同比回落3%。
  
  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此前表示,用電量增速放緩是服務業比重提高、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和能源效率提高的結果。
  
  王志軒認為,電力消費增速明顯回落、用電結構明顯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這種變化不是短期突發,而是經濟新常態的基本特征,即經濟發展對電力需求偏弱、結構向好、電耗走低。
  
  2015年前三個季度,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比重同比降低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占全社會用電的比重同比分別提高0.8個和0.5個百分點。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指出,今年以來,工業增加值的增速下滑幅度比較大,但是第三產業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其中附加值較高的行業又相對更好。在這種情況下,較低的用電增長支撐了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長。
  
  除用電量結構外,我國電源結構也在持續變化。2015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969小時,同比減少349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621小時,同比減少48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329小時,同比減少410小時。
  
  在利用小時數普遍不足的情況下,火電新增產能仍然較大。2015年,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12974萬千瓦,其中,水電1608萬千瓦,火電6400萬千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遠遠低于往年5500小時的平均水平,大量生產能力閑置,對火電行業影響較大。
  
  “新增產能很多是前幾年審批的項目,都是依據之前的用電增速預測而來,但是用電量增速快速下降,始料未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火電行業產能過剩,也將對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給“棄風”“棄光”問題的解決增加難度。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電力大數據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