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這一研究成果拓展了空穴儲存層的應用,形成理性設計高效光電極的新策略和新思路,為實現高效太陽燃料制備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礎。
半導體材料Ta3N5由于其能帶結構符合熱力學分解水的基本要求,且具有寬光譜響應性質,是當前太陽能分解水制氫領域研究的熱點材料之一。但這個材料易受光腐蝕,光電流起始電位偏正且其光電流偏低,嚴重制約其光電催化性能的提高。研究人員在以Ta3N5為基礎的高效半導體光陽極的設計構建研究中,利用空穴儲存層(HSL)和電子阻擋層進行界面修飾,并結合表面分子助催化劑,所構建的復合光陽極體系在基準水分解電位(1.23V)下獲得了接近其理論極限的光電流數(12.9mA/cm2)。這是目前國際最高的光電流。
標簽:太陽能分解水制氫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