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地煉巨頭——恒源石化第一次啟動海外并購,并購的對象就是世界石油巨頭殼牌的海外資產,無疑,這是一個看起來很高大上的事件。
1月12日,山東省發改委發布消息稱,恒源石化并購殼牌馬來西亞煉油公司(以下簡稱“殼牌馬油”)100%股權獲批復,這是山東地煉企業首例海外并購的案例。蹊蹺的是,山東發改委網站隨后又刪除了該條信息。
如果并購順利,無疑展現了這家地煉企業的雄心和魄力。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這家地煉企業也曾多次因排污環保問題上黑榜。記者先后給恒源石化值班室、總經辦等部門打電話,不過都被其工作人員告知不清楚情況,無法告知相關進展。隨后殼牌中國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是殼牌全球的資產重組活動,目前不便評價。
山東地煉圖謀蛇吞象
按照此前批復信息,恒源石化擬投資1.3億美元(折合8.29億元)并購荷蘭皇家殼牌海外控股公司控股的殼牌馬來西亞煉油有限公司100%股權。
資料顯示,殼牌馬油2014年產能為每天12.5萬桶,營業額約合247.2億元人民幣,煉油毛利潤約為2.65美元/桶。2014年目標公司總資產約合48.7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約合5.6億元人民幣。
而恒源石化官網顯示,公司綜合加工能力為1200萬噸/年,在山東省地煉一次煉化加工能力排名第七;公司總資產40億元,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140.3億元。從資產規模及銷售收入看,恒源石化均遜于殼牌馬油。
“殼牌馬油目前的一次加工能力約為780萬噸/年,恒源石化的一次加工能力500萬噸/年左右。”安迅思能源總監李莉告訴記者,如果考慮到恒源石化獲得原油進口權和進口原油使用權之后,現有產能將從500萬噸壓縮至300萬噸,則目前的并購,可以理解為恒源石化獲得原油雙權之后,迂回擴大產能的重要舉措。
但在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看來,地煉原油進口權放開的范圍正在加大,政策面利好為地煉原料多樣性提供了支持,現在已獲批原油進口相關資質以及有望獲取資質的地煉都已將目光投向境外油源對接上,尋求與境外能源巨頭的合作。
實際上,恒源石化早有“走出去”的想法。2014年,恒源石化總經理王有德就表示,面對“無米下鍋”的窘境,他們和其他實力較強的地煉企業都想盡快出國找油。
恒源石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表示,上述收購剛剛獲得山東省發改委批復,但尚未與馬方完成簽約。
連續虧損恐當接盤俠
從殼牌方面看,此次出售殼牌馬油早在意料之中。
殼牌馬來西亞公司在2011~2014財年持續虧損,2014年創下約合20.79億元人民幣的虧損。“接連虧損之后,殼牌馬來西亞正考慮出售在馬煉油業務,或將馬煉油業務終站轉型為進出口和儲存終站。”去年年中殼牌馬來西亞董事主席羅元就曾透露出售之意。
另一方面,成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殼牌馬油是一家老企業。“機器設備都已經很陳舊,目前主要生產歐二標準油品。”李莉說,而為配合馬歐四和歐五的燃油標準實施,恒源收購后就要直接投入一筆巨額的資金來完成設備升級和工藝改造,兩三個檔次的油品升級幾乎是設備的整體更換。
這樣看來,連續虧損、亟待升級的殼牌馬油更像一個燙手山芋。
隨著進口原油使用權、原油進口權和成品油出口權下放不斷深入,長期制約國內地煉企業發展的油源壟斷正在被打破。在“三桶油”進口壟斷地位弱化的背景下,以山東地煉為代表的一批企業正在試圖“走出去”,通過并購、合作等方式直接對接境外原油巨頭。
“這不僅是為了響應政府號召,更是為了企業生存和發展。”王有德直言,原油配額一旦放開,肯定會刺激企業快速“走出去”。
生意社的統計數據顯示,山東地煉2014年的開工率不足40%,2015年的開工率基本維持在50%以下。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已經有不少山東地煉宣告破產。
“不理解為何恒源石化急于收購這樣一家同質化的老企業,而且很多設備工藝還不如自己。”一位山東地煉企業負責人表示。
屢因環保問題上黑榜
“在臨邑,大家都知道恒源石化。”一位臨邑市民表示,沒有招商引資前,這么多年來臨邑的經濟很大部分靠恒源帶動,稅收也占縣財政的大頭。
不過這家巨無霸式的明星企業,曾多次因環保問題登上黑榜。
早在2012年就有一篇發在天涯論壇上名為《山東恒源石化嚴重污染水源,百姓泣血呼救》的長文,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和討論。該文指出,恒源石化醒目的“火炬”濃煙,縣城西半部以及臨近村莊都在它的輻射范圍內;引黃干渠也被其所排污水污染,周邊市民、村民越來越難以忍受。
反映恒源石化污染問題的消息一直不斷。2014年初,當地網友在人民網當地領導留言板中反饋恒源石化污染的問題。反饋信息顯示,臨邑縣環保局對此進行了細致的現場監察,并已整修完畢。
現在每次一回臨邑特別是在煉油廠、農藥廠園區附近,仍然能明顯聞到怪味,上述市民表示,臨邑現在重污染的天數越來越多。
在上述市民看來,最大的問題是臨邑縣恒源石化園區與臨邑縣城區只有一路(恒源路)之隔,稍微有點風就能把廢氣吹到縣城很多居民區,很多時候都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很多居民的窗戶一到冬天刮西風就常年關著,而且縣實驗小學也是一路之隔,與恒源工業園東門斜對面。據他介紹,恒源石化在林子鎮開建了分廠,恒源石化園區將來要搬到這里,不過說了幾年了,一直未有進展。
記者專門就此向臨邑縣環保局求證,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恒源石化的污染問題確實存在,但相關部門一直在努力改進。因為搬遷涉及到大量的設備拆建,工程量太大,暫時還沒有時間表。“一到重污染天氣,我們就會要求恒源石化等企業限產50%。”該負責人表示。
在該環保局官網上2015年初對恒源石化的一份處理通知顯示,“你單位有10個廢氣排污口,目前僅有一催化裝置排放口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限期整改并及時匯報數據。
“我們也擔憂恒源石化盲目并購殼牌馬油之后會引起新的水土不服。”前述山東地煉從業者稱。
標簽:恒源石化 海外并購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