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支持川南經濟區加快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城市群,成為重要的新興增長極。
25日上午,四川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在成都開幕,副省長、代省長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還特別提到了“引導支持川南經濟區加快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城市群,成為重要的新興增長極。”
放眼瀘州,老工業企業曾創造了輝煌的發展業績,如今隨著各種矛盾顯現,老工業企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而納溪區作為一座老牌工業城,在國家戰略引領下,也開始走上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之路。
歷史遺留
老工業矛盾凸顯制約城市發展
在“一五”、“二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國家戰略布局需要,一大批國家軍工、化工、機械央屬企業內遷至瀘州,形成了如今的老工業基地。不僅如此,依靠豐富天然氣資源的優勢,國家在瀘州布局了大量的化工及配套產業。
目前,瀘州擁有瀘州老窖、郎酒、北方公司、川南機械廠、新火炬、瀘天化、長起、長液等重點老工業企業,帶動形成了以釀酒、軍工、化工、機械等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曾創造了輝煌的發展業績。但由于產業布局不合理,技術老化、資源環境約束、機制體制束縛、歷史遺留問題矛盾顯現等因素,發展受到嚴重制約,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持續下滑,城市發展緩慢。
問題所在
靈活不足、敏感不夠、程序復雜
如今的納溪區以豐富的旅游資源聲名遠揚,而這里也是一座老牌的化工城。納溪擁有瀘天化等化工企業,這些老工業企業曾輝煌一時,也曾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隨著矛盾的凸顯,老牌工業開始走下坡路,制約著納溪的發展。
“老工業基地在體制、機制上都存在一些問題,跟民營企業相比,經營的靈活性,適應市場能力的這種敏感性,決策程序的復雜性都成為了它的短板。”瀘州市納溪區委書記熊啟權在接受華西城市讀本記者采訪時表示,老工業企業在其體制和機制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要讓這些老工業企業重振輝煌,則需要適應新常態,轉型升級。
熊啟權告訴記者,昨日上午聽取了省政府工作報告后,他認為,省委省政府所提出的“加快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時。因為老工業基地除了承擔了自身的發展問題,還承擔了一些社會責任,其中包括解決就業、發展等一系列問題。
轉型升級
尋求突破發展綠色生態型企業
說到轉型升級,熊啟權列舉了瀘天化。他告訴記者,納溪在改革開放前到前些年,瀘天化在經濟上對社會的貢獻都非常大。但是由于體制、機構、制度等問題的存在,曾經輝煌的化工企業也開始走下坡路。
近兩年,由于需在改革升級轉型中適應新常態,瀘天化實施了“煤制氣”(以煤為原料經過加壓氣化后,脫硫提純制得的含有可燃組分的氣體)的結構調整。熊啟權說,這也是具體體現省委省政府對老工業基地轉型的戰略部署。“現在看來情況是比較好,這種結構性調整已經試運營,今年大概6月份就可正式運營。下一步還有二期工程以及下游產品,振興老工業基地完全有望實現。”
標簽:化工企業 綠色生態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