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廣州先進技術研究所(籌)和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在珠海桂山島聯合共建的柴油發電機組缸套冷卻水廢熱驅動的海水淡化示范系統成功調試出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該套海水淡化裝置額定日產淡水60噸,為模塊化緊湊設計,其技術達到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對解決海島淡水資源短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海水淡化技術包括熱法和膜法,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但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屬于高耗能產業。為此,廣州先進所開展技術創新,通過回收柴油發電機組缸套冷卻水廢熱,并采用低溫多效蒸餾技術進行淡化海水,大幅降低海水淡化的能耗。該海水淡化示范系統與一臺1000kW的柴油發電機配套,額定產水量為60噸/天,對于發電機組實際發電負荷變化系統具有自適應功能,可在30%~100%負荷范圍內平穩運行,滿足150-300人每日消耗淡水的需求。
此外,該項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例如:可利用包括柴油機發電機組排出的廢熱、工業生產過程排出的余熱在內的各類低品位熱能作為熱源;特別適用于余熱資源豐富但淡水資源緊缺的地區及企業,如海島(具有柴油發電機)、化工、火電、鋼鐵等行業以及大中型遠洋船舶,也適用于內陸工業生產過程廢熱中水純化。
該項目得到廣東省科技重大科技專項經費支持,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多項授權發明專利。
日產60噸淡水的柴油機余熱海水淡化示范系統(珠海桂山島)
標簽:柴油機廢熱海水淡化系統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