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基因檢測價位高市場窄拓荒者前路荊棘叢生

作者: 2016年01月07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說到基因檢測,首先浮現在大眾頭腦里的是唐篩、腫瘤篩查等醫療應用很高深,而事實上,在發達國家,基因檢測早已向商業化轉型,很多相關公司推出了集醫學參考、趣味性于一身的平民化產品。目前,我國消費級基因解讀的
基因檢測價位高市場窄拓荒者前路荊棘叢生

  說到基因檢測,首先浮現在大眾頭腦里的是唐篩、腫瘤篩查等醫療應用很高深,而事實上,在發達國家,基因檢測早已向商業化轉型,很多相關公司推出了集醫學參考、趣味性于一身的平民化產品。目前,我國消費級基因解讀的發展也已初見端倪,近兩年除了實力雄厚的傳統生物科技公司之外,還涌現出了很多基因檢測創業公司。
  
  高價位成推廣障礙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2C端基因檢測其實并不是基因測序,而是基因芯片篩查,兩者之間的區別可以理解為:假設一個城市發生大規模停電,測序是將整個城市的電路全部排查一遍,芯片篩查是只檢查重點區域的線路。由于人類DNA由30億個遺傳密碼組成,絕大部分是相同的,所以只需要核查每個人的基因組在重要密碼處的變異狀態,就可以分析這個人與疾病或其他性狀的相關性。
  
  既然是片段測序,那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就受到SNP點位、檢測技術和分析方案的影響。SNP點位簡單來說,就是典型基因,通過監測它們的狀態,計算出概率,來分析某種疾病的風險高低。
  
  針對這種片段測序,國內已經有不少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涉足,例如華大基因、達安基因和博奧頤和等,均對酒精監測、女性乳癌監測等方向有產品推出。其中達安基因和博奧頤和在國內知名電商平臺開設了直營店,但"雙十一"大促當天,整個電商平臺只賣出去了3000元的基因檢測產品,包括達安基因的2000元乳腺癌篩查和博奧頤和的1000元肥胖基因篩查。記者發現,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產品月銷量都是0,只有少部分產品月銷量能達到10以內,市場銷售可以用慘淡來形容,國內消費者似乎并沒有接受基因檢測概念。
  
  從公開的數據可以看出,國內基因芯片篩查的SNP點位普遍較少,一些單項監測的點位甚至在10個以內,而相對價格卻不親民。例如達安基因的A 動力套餐,只通過9個基因點位來分析孩子的潛能,價格高達3650元。全球最大人類基因組服務商,由谷歌投資的23andMe,可以監測大約100萬個SNP點位,對用戶進行包括祖源、運動基因等多方向解讀,價格僅需要199美元。在國內經濟條件相對一般的前提下,高價位是基因檢測大眾化推廣的重要障礙。
  
  除了價格之外,國內用戶并沒有普及基因檢測概念,更談不上分辨產品好壞。此時面對國內市場推出復雜產品,普通百姓覺得云里霧里,大部分人都選擇觀望。如果不是唐篩、腫瘤篩查等有臨床價值的基因檢測,消費者或很難為其買單。
  
  創業公司走親民路線
  
  面對還未開發的領域,一些創業公司表現出了一定的積極性,涌現出一批身先士卒的勇士。深圳創業公司WeGene在2015年9月拿到A輪數千萬元投資,其產品形式與谷歌投資的23andMe有很多相似之處,均致力于消費級基因數據的解讀與個性化健康服務。WeGene與Affymetrix和Illumina兩家生物技術巨頭合作,推出可以提供檢測60萬個位點的高密度生物芯片,并據此提供了祖源分析、健康風險、運動基因等七個方面解讀,累計200多項檢測結果,價格僅需要999元。
  
  "基因檢測的利潤由檢測硬件和手段決定,相差甚大,但國內能做到60萬點位監測,并擁有自主研發芯片的只有我們一家,999元的價格絕對算賠本買賣。目前我們更注重概念的普及和市場的拓展,公司成立一年多以來,1萬的用戶數是沒有問題的。"WeGene首席運營官謝蕭告訴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
  
  除了保證一定的性價比之外,WeGene也通過與機構合作,尋找細分領域市場。例如在家譜研究機構推薦祖源分析功能,在運動設備上推薦運動基因分析功能,更有效地尋找目標人群,擴大企業知名度。目前與WeGene合作的企業包括inWatch、壹心理、新我握力器等。
  
  另一家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基因貓在產品運營上十分突出。記者了解到,基因貓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價格親民,單人299元,五人的家庭裝999元。另外,基因貓抓住用戶心理,避開了受眾面較窄,投入大的祖源分析,只推出普通人比較關心的肥胖風險、特殊膳食要求、營養需求等18個檢測項目的信息。而且,目前國內外的基因檢測等待時間都十分漫長,基本在4~8周之間,基因貓抓住這一痛點,只要14天便可出報告。
  
  在成本控制方面,基因貓采用全程自主研發產品。基因貓首席科學家張勇介紹說,基因貓自主研發的DNA提取試劑盒的成本是同類產品的1/20左右。
  
  基因數據庫是大金庫
  
  其實,國外基因檢測相關領域的前期發展也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全球最大人類基因組服務商23andMe在爆發之前就整整熬了8年。2007年,23andMe開始面向普通用戶提供基因檢測服務,而當時人類基因組計劃僅僅完成兩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當年的23andMe跟目前國內的基因檢測公司面臨同樣的問題,前路光明但腳下坎坷。
  
  要讓用戶為一個完全陌生的技術被接受十分困難,當務之急就是降低價格門檻。在2007年,23andMe檢測的價格為999美元;在拿到總計超過6000萬美元的B輪和C輪融資之后,其檢測價格降低到299美元;拿到5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之后,服務價格直接降低到99美元。而這10年間,100萬例的檢測,只為他們帶去了不到2億美元的收入。但他們手中巨大的基因數據庫,成了眾多藥企虎視眈眈的大金庫。
  
  在2013年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禁止23andMe對用戶的健康數據做任何分析,目前國內也存在這樣的危險。
  
  "面對一些遺傳疾病的檢測結果,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用戶會感到很大壓力,甚至有極端事件出現,而且基因檢測最終也只是參考,人的健康狀況受到諸多因素影響,檢測結果只在培養健康習慣方面有意義。如果國家對健康數據有明確規定,WeGene會隨時調整產品。"謝蕭說。
  
  2015年初,FDA認可了23andMe的努力,批準其為布盧姆綜合癥基因攜帶者提供檢測服務。這也意味著,他們已經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可以在其他疾病上使用。
  
  用戶培育需要時間
  
  消費者對基因檢測的理解程度,以及對檢測結果的態度,是限制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別說是普通的消費者,很多醫生對基因檢測也是一知半解。面對一個全新的市場,前期需要耐心的市場培育。
  
  23andMe從2011年開始公布上一年度有趣的十大研究成果,以吸引消費者對基因檢測的好奇。它還借助PBS等國家電視臺科普遺傳學知識,并與可汗學院和免費在線教育平臺合作,開展全面遺傳學教育。2014年,23andMe調查發現91%的美國公民認為遺傳信息會影響他們的健康。由此可見,23andMe的消費者教育已經初見成效。公開數據顯示,23andMe花了三年半的時間,從創始之初到積累10萬用戶,而后積累到100萬用戶只用了四年的時間。
  
  國內的創業公司也借助各種媒介進行知識普及。WeGene采取引進基因技術書籍的方法,還有一些公司采用有針對性的地推。
  
  從目前的市場規模來看,基因檢測仍然屬于小眾群體,前景難料。未來能否有更多的資本注入,幫企業跑贏時間還未可知,但真正的拓荒者,敢于面對荊棘叢生的前路。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