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作為2014 年市人大一號議案,中山市鎮兩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如何?中山獲得地方立法權后,首部地方立法——《中山市水環境保護條例》進展如何?昨日召開的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山市水環境保護條例(草案表決稿)。同時,會議對中山市鎮兩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建設議案結案進行了初審報告,認為中山初步建立了以市食品藥品綜合檢測中心為主體,24 個鎮區綜合快檢中心為支撐,72 個市場檢測服務點為延伸,市食品藥品檢測信息網絡平臺為連線的三級食品檢測體系。
1號議案
●市鎮兩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建成
目前,全市共有獲證食品生產企業516家、藥品生產企業38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76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16家、化妝品生產企業60家,今年全市健康醫藥產業產值預計達700億元。
昨日的會議上,副市長吳月霞向與會人員宣讀了《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提請對加快我市市鎮兩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建設議案結案的報告》。記者了解到,作為2014年市人大一號議案,該議案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均已如期完成。
該議案由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確立后交由市政府辦理,時限為兩年。目前,議案中的三大工作目標已如期完成。一是市綜合檢測中心已于11月完成搬遷,截至目前,儀器、設備、人員已全部進駐,并已開展工作,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及引進的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中山)等4個機構集中于該檢驗中心開展業務。
二是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信息網絡平臺已于11月20日上線運行,已實現每日實時數據匯總與分析;三是24個鎮區食品綜合快檢中心、72個點已于2014年12月全部建成運行、投入使用;截至目前,我市已在100個農貿市場設立市民自行申請食品質量檢測服務點和食品安全投訴點。
在人員配備方面,目前,全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人員由原來的不足200名增加至414名,其中市綜合中心進駐機構工作人員155人,鎮區快檢中心155人,市場檢測點檢驗員144人,全部具有食品藥品相關專業背景。
通過議案辦理,我市建立了“市-鎮區-市場”三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網絡,形成了以市綜合檢測中心為主、24個鎮區食品綜合快檢中心為支撐、72個市場檢測服務點為延伸、市食品藥品監測信息網絡平臺為連線的覆蓋全市的統一、權威、高效、立體的三級食品檢測體系,為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和“針尖上的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受益于三級檢測體系的聯合發力,2015年民生實事 “全年全市快檢農產品、水產品、餐飲食品50萬份”已在9月超額完成預定目標,目前已完成76萬份。以小欖鎮為例,該鎮在41個集貿市場都設立了農殘檢驗室,在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公司、食品基地等食品安全源頭都建有食品安全監測室,做到了檢驗無盲區。
此外,三級檢測體系成為我市技術服務新平臺,有效吸引了食品、健康醫藥產業領域的研發、生產、營銷及物流等項目落戶中山。目前,全市共有獲證食品生產企業516家、藥品生產企業38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76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16家、化妝品生產企業60家,今年全市健康醫藥產業產值預計達700億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