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即將到來之際,面對嚴峻的環保安全與市場形勢,河北陽煤正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超額完成了計劃指標。截止11月底,共完成總氨產量121萬噸,尿素128萬噸,營業收入28.3億元,實現利潤8000萬元。
陽煤正元化工集團為何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記者近日對正元集團黨委書記張立軍進行了專訪。
張立軍,這位跟化肥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企業老總,一位經歷了20年把企業打造成大型企業集團的領路人,帶給別人的總是一臉的自信與霸氣。這種自信與霸氣讓他踏著荊棘一路走來,逐漸闖入國內化工強企之列。最讓張立軍感到自豪的是在“十二五”期間,成功完成了總投入資金56億元的集團重大項目滄州正元60-80項目的開車與達產達效,并且正元自主研發的大型氨合成制造技術、等溫變換技術等多項技術在該項目中應用。目前系統運行穩定,日產氨2000噸、尿素2700噸以上,節能效果顯著。
“十二五”是正元集團快速發展的五年,期間,還完成了子公司正元化肥24-40項目、中冀正元10萬噸硝酸、15萬噸硝銨及柏坡正元10萬噸雙氧水、10萬噸二甲醚工程。合成氨、尿素產量由58萬噸增加到130萬噸,固定資產增長了1.2倍,銷售收入由18億元增長為33億元,五年共實現利潤3.1億元。
“這五年也是企業安全環保進步巨大的五年,是員工素質得到迅速提高的五年,是老企業克服裝備落后,生產由不可控逐步走向可控,并實現平穩運行的五年。通過‘十二五’的努力,集團在行業激烈競爭中站穩了腳跟,為陽煤化工企業起到了支撐作用,為‘十三五’奠定了堅實基礎?!睆埩④娦赜谐芍竦卣f。
張立軍介紹,在“十二五”期間,正元集團除了抓項目建設,還致力于氮肥節能減排工藝技術、氮肥專用設備及成套裝置研發制造,加強節能新技術研發應用,實施了大量生產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節能降耗效果較好。
集團旗下柏坡正元、正元化肥新上三套集團自主研發制造的DN2400合成系統,淘汰了原有小合成系統;三家子公司新上4萬噸和6萬噸氫氮氣壓縮機,淘汰原有小機型;變換中低低工藝改全低變工藝,特別是正元化肥改為無飽和塔工藝,降低了蒸汽消耗,增加了系統運行穩定性;對20余臺25噸以下效率差、能耗高的小鍋爐全部淘汰,主要更新為75~150噸循環流化床鍋爐,配套電袋除塵、氨法脫硫,硫全部回收變為硫磺;對存在安全隱患、節能效果差、防爆性能差、能力小的2300余臺套設備、電機進行淘汰更新;完善了全廠DCS、ERP系統,優化了集中控制系統,減少了員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安全系數和節能效果。
正元集團還投資2500萬元在正元化肥新上一套LNG裝置。該項目將合成放空氣及馳放氣中的甲烷進行回收,最終得到高純度的液態甲烷,廢氣返回鍋爐燃燒,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達到環保節能、減排增效、循環利用的目的。項目年生產液化天然氣約8568噸,年效益1200萬元。
正元集團投資1.12億元建設靈壽縣城區集中供暖工程,該項目利用正元化肥造氣循環水及尿素余熱作為主熱源,實現靈壽城區300萬㎡建筑面積的集中供熱需求,將原自備小鍋爐全部取締,進一步改善了大氣環境。該項目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11月建成投運,每年提供的熱量相當于節約標煤18000噸。
“我們還組織了造氣技術攻關,成果顯著,特別是今年單爐發氣量已由三年前不足50噸增加到58噸,柏坡正元達到60噸;噸氨蒸汽消耗降低150 kg左右;噸氨耗原料煤已經由1.25噸降到1.18噸,下降了70公斤/噸氨。針對電力漲價,頂住各種壓力,開啟并開滿發電裝置。全集團自發電由年初的80萬度增加到目前的115萬度/天,日增效益10萬余元以上,柏坡正元自發電已占到了總用電量的一半,為度過當前困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間,我集團產量翻了一番多,但人員未增加。從2013年開始實施減員增效,重點充實生產一線,把管理人員和后勤服務人員壓縮到企業總數的15.9%,今年根據惡劣的市場形勢,繼續實施機構改革和減員增效,實行集中辦公,減少管理層次和管理人員,全集團共減員970多人。同時,結合減員增效和定崗定編,確定了對標辦法和標準,通過近兩個月的對標考核,效果較好,激發了干部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十二五’期間,集團把安全環保提到戰略高度,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管控,各子公司均實現了安全穩定運行,無任何重大和較大安全環保事故?!睆埩④娊榻B說。
“十三五”即將到來,正元集團已經做了規劃。張立軍說,首先是進一步加強環保投資。各子公司要新上或完善氨法脫硫及電袋(或多袋)除塵裝置,嚴格地按照石家莊標準,實現超低排放。二是實施“以煤代電、以汽代電”技術改造,以集中供熱為突破口。三家子公司準備總投資2~3億元,新上鍋爐、發電裝置,實施熱電聯產、城區集中供熱,繼續加大自發電量,完善將近20萬kw的自發電,2017年基本實現各子公司用電自給,孤網運行。同時,對柏坡正元壓縮機進行“以汽代電”的改造,制氣采取增氧制氣,提高變換壓力,優化工藝設計,壓縮機由電拖動改為汽拖動,達到增產、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減輕老企業生存壓力。三是加快滄州二期建設,盡快把滄州正元做大做強。按合成氨90萬噸/年,尿素160萬噸/年計,產能增加1.5倍,投資僅增加15億元,從尿素成本來看,二期尿素成本不高于1100元/噸,并且通過上發電帶動一期尿素成本由1300元降到1150元/噸左右,前景和效益是非常好的。四是重點依托港口,做大做強滄州正元。到“十三五”末,總投資200億元,氨(醇)總規模達到500萬噸,尿素(乙烯、乙二醇)等產品產量達到400萬噸;外供CO、H2達到10億立方米,銷售收入達到160億元,利潤達到15億元,把正元真正建成世界知名、名副其實的超大型煤化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