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可再生能源并網之策

作者: 2015年12月22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電力儲能技術,可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平滑波動、跟蹤調度輸出、調峰調頻等關鍵技術難題,使可再生能源發電實現穩定可控輸出,滿足其接入并網的要求,從而為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電力儲能技術,可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平滑波動、跟蹤調度輸出、調峰調頻等關鍵技術難題,使可再生能源發電實現穩定可控輸出,滿足其接入并網的要求,從而為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利用提供了解決方案。

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儲能研發中心主任陳海生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該所于2009年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該系統具有儲能高效、密度高、環保等優點,系統同時解決了傳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對大型儲氣室和化石燃料的依賴,具有顯著的先進性和創新性。
 
  早在2013年,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儲能研發中心便完成了對1.5兆瓦級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示范工作,此系統性能指標高于國際同等規模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目前,該所正在著力開展對10兆瓦級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研發與示范工作,并已完成了系統主要部件的研發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系統的集成,預計將在2016年完成全部的示范任務。
 
  現有產品均無法滿足需求
 
  據了解,10兆瓦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包括寬負荷壓縮機、高負荷透平膨脹機、緊湊式蓄冷(熱)/換熱器三大核心部件。
 
  10兆瓦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中的透平膨脹機具有大流量、大功率、大膨脹比、高負荷等特點。而目前應用于渦輪增壓器、小型燃氣輪機和微型渦輪發動機的向心透平膨脹機,其流量小且功率也小;應用于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中的軸流透平膨脹機,級膨脹比小、入口壓力低。因此,現有的工業應用透平膨脹機均無法滿足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特殊技術要求。
 
  “高負荷透平膨脹機作為10兆瓦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核心部件之一,系統對其性能參數有特殊要求。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滿足此類系統要求的現成產品,需要儲能團隊重新進行設計和研發,但由于特殊的技術要求,研發難度很大。”陳海生介紹說。
  掌握核心設計技術
 
  依托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基金重點項目“10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膨脹機的研究與實驗”,儲能研發中心團隊對10兆瓦級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釋能過程關鍵核心部件——超臨界空氣膨脹機開展了相關研究與試驗工作。該項目總體目標是全面掌握10兆瓦級超臨界空氣膨脹機的研發設計方法與技術,并完成部件和系統的集成驗證實驗。
 
  為解決上述一系列難題,團隊于2012年底率先開展了高負荷透平膨脹機的整體研制工作。該膨脹機要求具有體積流量跨度大、膨脹比大等特點,同時科研人員根據速比和體積流量計算分析,該膨脹機需采用向心透平加軸流透平的組合式結構型式。
 
  “這對現有的設計和分析方法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需要在研制過程中對現有一維、準三維設計和全三維流場分析程序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陳海生進一步介紹,“首先我們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程序進行正反問題氣動設計分析,然后在完成氣動設計基礎上進行強度校核和轉子動力學分析,并根據結構設計需要及國內現有加工水平進行反復校核和優化,最終完成了高效、緊湊、高負荷透平膨脹機的整機設計,從而完全掌握了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關鍵部件的核心設計技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適用于高負荷透平膨脹機的研發設計體系。”
 
  如今10兆瓦級超臨界空氣膨脹機機械變速與控制系統已圓滿完成了廠內試車,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要求,試驗值與設計計算值吻合良好。
 
  可實現效益倍增
 
  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技術不僅可實現分布式能源系統和智能電網的負荷平衡,提高可靠性與穩定性,還可以大幅提高火電機組實際運行效率,增強電網的輸電能力,有效提高燃煤機組的總負荷系統及電網利用系統,也可作為工業節能、應急電源的關鍵支撐技術。
 
  據陳海生介紹,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應用將為國家帶來巨大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利用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可有效減小我國棄風光率,提高我國傳統電力系統和分布式能源系統的效率,實現節能減排,同時可增加就業機會。

陳海生(左一)與研發人員交流工作

  陳海生指出,以可再生能源發電為例,到2020年,風電和太陽能并網裝機分別達到2億兆瓦和5000萬兆瓦,但我國棄風光嚴重,如果利用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會將棄風光率減少至零,這將使我國每年節約標準煤7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億噸。
 
  此外,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生產與應用還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10兆瓦/80兆瓦時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為例,產業化后的單位造價為1500元/千瓦時,發電銷售利潤總額可達3.32億元/年,投資回收期為6至7年。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