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化學加速向多元化化工龍頭企業轉型。公司人士表示,精細化工、新材料和特殊化學品市場潛力巨大,將成為2016年公司發展的重點。今年下半年,公司八角工業園一期項目順利投產,為公司的產業延伸帶來了成本、原材料供應和產業協同的優勢。
延伸產業鏈
八角工業園一期項目在今年三季度試車成功,包括60萬噸/年MDI、75萬噸/年丙烷脫氫制丙烯(PDH)、24萬噸/年環氧丙烷(PO)、22.5萬噸/年丁醇、30萬噸/年丙烯酸及配套的丙烯酸酯和30萬噸/年聚醚多元醇裝置及其他輔助工程和公用工程。
“從產業鏈角度講,丙烷脫氫產生的氫是生產苯胺的原料”,公司董秘寇光武介紹,“丙烷裝置和丁烷裝置將成為公司向下游精細化工發展的重要產業平臺。不同于其他公司將丙烯和丙烯酸作為產品出售,萬華化學將其作為中間產品,生產丙烯酸酯和高吸水性樹脂SAP,向丙烯酸酯的下游延伸生產水性涂料。”
公司認為,C3和C4衍生品市場空間巨大。以水性涂料產品為例,全球消費量每年約為4300萬噸,中國約為1300萬噸,而MDI在中國的消費量180萬-190萬噸/年。這意味著水性涂料市場是MDI的8倍。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環保日益得到重視,以苯、DMF作為溶劑的溶劑型涂料使用會越來越少,看好水性涂料產業。”
PC項目明年開工
公司八角工業園二期項目為年產20萬噸/年聚碳酸酯(PC),計劃在2016年開工建設。該項目將幫助公司發展以光氣為原料的下游產品,豐富產品門類,拓寬產業鏈。
聚碳酸酯是公司功能性解決方案板塊的重要內容,PC作為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可以在電子電器、家電和板材薄膜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由于生產技術門檻高,聚碳酸酯的生產商集中于全球僅8家企業。2014年中國消耗了140萬噸的聚碳酸酯樹脂,約占全球消費量的37%。與需求相比,中國的聚碳酸酯生產能力明顯不足,2014年進口依賴度高達85%左右。公司進入聚碳酸酯的生產行列,將有助于降低對聚碳酸酯的進口依賴,促進相關下游行業的健康發展。
該項目的主要原料光氣、32%NaOH堿液和31%鹽酸分別可由萬華化學MDI裝置和萬華化學工業園燒堿裝置內部供應,充分利用公司業務鏈之間的協同效應,有效地降低原料運輸、貯存等費用,使公司在成本上有較大優勢。該項目預計總投資14.62億元,預計完全達產可對外實現年營業收入32.03億元,新增年均凈利潤6.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