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負折射材料設計與制備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使用反六角溶致液晶模板電化學方法,生長出了直徑為10納米、間距為15納米的銀納米線陣列,是目前已報道的最小尺寸的可見光負折射結構。通過實驗證明材料在可見光波段具有雙曲型色散關系,負折射波長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相關結果發表在Optics Express 上(2015, vol. 23, 21343-21351)。
雙曲型材料是一種新型電磁納米材料,不僅可以實現負折射、傳播倏逝波、反常多普勒效應等,還有各種特殊的應用例如超透鏡、亞波長成像、隱身等。目前的制作方法一般都是離子束刻蝕、電子直寫等復雜工藝,制作難度大,成本較高。因此設計結構簡單、易于制備的材料結構以及簡單的制作方法對雙曲型材料的發展有重要價值。
反六角溶致液晶相態的穩定性是最終模板形成及電化學生長的最關鍵因素,該研究團隊對模板的配比、溫度、空氣濕度、攪拌時間、電場強度、生長時間等條件實驗做了詳細的實驗探索,提高了實驗重復率并生長出樣本。該工作為小尺寸納米材料的制備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納米薄膜材料的負折射性質測試也是一大難點。該研究組以材料介電常數偏振依賴特性為原理,成功測試了材料的色散曲線,驗證了可見光波段的負折射性質。該工作為可見光負折射材料的制備提供了新的途徑。


利用反六角溶致液晶模板制備的可見光負折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