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煤磨脈沖布袋除塵器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1)煤磨脈沖布袋除塵器灰斗溫度一直平穩,且急停磨時磨內溫度較高,停磨30多個小時后磨內并沒有發生煤粉自燃情況,所以排除了除塵器內積煤自燃引起的爆炸。
2)因入磨溜子處和磨機內都沒有著火,出磨風溫也較穩定,排除了因操作中控制溫度高導致磨內著火引起爆炸的可能。但是也暴露出另外一個問題,即對數據變化不夠敏感,工藝管理比較薄弱,在爆炸前煤質已經變好,但沒有及時采取安全的操作方法,煤粉細度還比較細(篩余8%左右),出磨風溫控制的偏高,給事故發生埋下了隱患。
投產以來,因原煤供應情況形成的操作思路是出磨風溫控制的比較高,細度控制的比較細,煤磨系統一直都是安全穩定運行,沒有出過事故,所以潛意識給人的感覺就是煤磨系統設備少,易操作。這樣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和管理意識的不到位,對于防靜電接地工作沒有引起重視,檢修后發現各法蘭連接處的接地導線不暢通,另外除塵器從安裝到事發時沒有更換過濾袋,大修或定檢也沒有對濾袋及銅導線進行過清理檢查,濾袋積煤太多,透氣性很差,再加上除塵器內溫度高,煤粉控制的也較細,致使風室內CO濃度超標,遇靜電火花劇烈燃燒,發生爆炸。
煤磨脈沖布袋除塵器爆炸事故采取措施
1)更換了所有風室的濾袋(包括一風室沒有燒壞的濾袋),選用戈爾防靜電濾袋,從根本上解決了透氣性及防靜電的問題。
2)恢復了兩條煤磨生產線上所有等電位連接點,使防靜電接地導線真正接地,起到了防靜電的作用。
3)對煤磨脈沖布袋除塵器、螺旋輸送機和選粉機進行了徹底的密封堵漏,隔絕新鮮空氣,控制氧含量在爆炸范圍內。
4)中控采取較為保守的操作方法,降低出磨溫度,將其控制在60℃左右,煤粉細度提高到12%。
5)對儀表進行了校對,校正了電氣對煤磨系統的所有測溫點,確保數據的準確。6)重新恢復了多年未用的CO分析儀,為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數據保障。
7)一、二線磨房及粉研室,煤均化場和煤破碎照明均換為防爆燈,確保發生事故時照明系統能正常運行,減少事故損失。http://www.a-bition.com
8)健全了煤磨定期檢修項目,把煤磨的防風堵漏、除塵器濾袋的檢查及頂蓋的密封都作為重要項目列入其中。
9)完善了煤磨安全應急預案
標簽:煤磨脈沖布袋除塵器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