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環保達標排放是煤化工行業必須完成的任務。在煤化工項目設計、建設、試車和運行的全流程,都嚴格遵守環保要求,通過竣工驗收和日常監管,是煤化工項目運營者面臨的真正挑戰。
在煤化工企業的實際運行中,散發出的氣味甚至惡臭是影響企業與地方居民關系的重要因素,在硫回收裝置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這種氣味主要由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排放引起。2014年12月,環境保護部印發《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煤化工等其他化工相關企業可參照本方案有關要求開展工作。
《方案》要求,全面開展石化行業VOCs 綜合整治,大幅減少石化行業VOCs 排放,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嚴格控制工藝廢氣排放、生產設備密封點泄漏、儲罐和裝卸過程揮發損失、廢水廢液廢渣系統逸散等環節及非正常工況排污。通過實施工藝改進、生產環節和廢水廢液廢渣系統密閉性改造、設備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罐型和裝卸方式改進等措施,從源頭減少VOCs 的泄漏排放;對具有回收價值的工藝廢氣、儲罐呼吸氣和裝卸廢氣進行回收利用;對難以回收利用的廢氣按照相關要求處理。
到2017年,全國石化行業基本完成VOCs 綜合整治工作,建成VOCs 監測監控體系,VOCs 排放總量較2014 年削減30%以上。
《方案》提出,嚴格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結合主體功能區劃、環境功能區劃、城市總體規劃等要求,優化調整石化產業布局。加強產業政策的引導與約束,加快淘汰落后產品、技術和工藝裝備。新、改、擴建石化項目應在設計和建設中選用先進的清潔生產和密閉化工藝,提高設計標準,實現設備、裝置、管線、采樣等密閉化,從源頭減少VOCs 泄漏環節,工藝、儲存、裝卸、廢水廢液廢渣處理等環節應采取高效的有機廢氣回收與治理措施,滿足國家及地方的達標排放和環境質量要求。
亞化咨詢認為,煤化工項目的環保工作應未雨綢繆,在環境影響評價、工程設計、工藝和設備選型階段就考慮好VOCs 綜合整治,這樣才能夠實現真正的環境友好。
對于已經投入運行的煤化工項目,LDAR技術是目前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無泄漏管理技術,其目的是控制VOCs無組織排放。通過對化工企業各類反應釜、原料輸送管道、泵、壓縮機、閥門、法蘭等易產生VOCs泄漏之處,采用定性和定量監測設備進行監測。儀器讀數如果超過泄漏標準,就需要在規定時間內維修、復檢,做到泄漏點及時發現、及時確認、快速修復,對修復漏點再次確認,實現減少原料損耗、減少VOCs排放。
2015年11月,環保部先后受理了四大煤化工項目:1. 內蒙古伊泰2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2. 中石化長城能化(貴州)有限公司60萬噸/年聚烯烴項目,3. 中電投與道達爾合資年產80萬噸煤制聚烯烴項目,4. 蘇新能源和豐有限公司40億標準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亞化咨詢認為,上述四大項目的環評審批結果,對中國煤化工項目推進將有重要的示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