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第三十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品答辯在市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舉行,從省內各地市選拔出來的小科學家,帶著自己的小發明在賽場上一展身手。參賽項目中,來自文瀾中學的何文俊同學展示的“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校園飲水水質檢測裝置的研究和設計”項目,讓專家們眼前一亮。
為解決學校水溫控制問題中學生研發飲水檢測裝置
何文俊介紹,有一年夏天很熱,上完體育課后回到教室卻發現飲水器里只有熱水,為了解渴,同學們只能去學校小賣部買冰水喝,雖然喝完的瞬間很舒服,但沒過一個小時就開始肚子疼。校醫說,人在出汗時不能直接喝冰水,最好的降溫方式是喝溫水,但在學校卻沒有選擇的余地,他當時就有了改變學校飲水裝置系統的想法。
他首先做了一個調查,對杭州某高校的6個飲水裝置進行了取樣檢測,結果顯示存在很大問題。他發現,在自來水的輸送中,管道內壁溶出的金屬物是其最主要的污染源,常規的消毒方法也存在問題。何文俊解釋,目前的飲水設備往往是定期消毒,其實科學的方法應是按照使用頻率進行消毒和更換。當然,若能自動消毒,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確保水質的安全。
“我們只需對原有飲水方式的‘后端’進行研究,設計出一種水質檢測裝置,它可以與任何一個飲水設備進行對接,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解決校園飲水水質因二次污染而導致不合格、無法飲用的問題。”何文俊說,自己的發明就能達到以上效果,而且成本只需200多元。
能檢測水質、消毒等已申請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何文俊的這個項目,設計了溫度控制系統,使得出水溫度適宜飲用,防止過冷過燙;還通過自主編制的軟件,可以將水溫或水質不穩定的“故障信息”實時無線傳輸到管理人員的手機,便于故障的及時處理。
該項目還自主設計了紫外線消毒的出水管路,達到使用一次消毒一次,避免因管路污染造成微生物滋生;同時,利用最新的RO反滲透技術對水中的金屬離子進行過濾,最大限度防止重金屬對人體的傷害,保證了校園的飲水安全。
何文俊的指導老師方獻忠說,學校當前的飲用水裝置系統,是運用兩套過濾裝置進行兩次凈化后供師生飲用的,一學期會更換一次,但還是不能做到實時監測和百分之百保障飲用水安全,何文俊的項目會徹底解決以上問題,“對于他的這項發明,我已經向校長推薦在全校使用,在項目的實用性確定下來后,將聯系廠家進行新的飲水裝置的安裝。”
據了解,這個項目已經申請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標簽:水質檢測裝置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