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脫硝技術發展趨勢
在電廠實際應用中,多采用LNB+SCR的技術組合,火電機組脫硝包括前端脫硝和后端脫硝。
前端脫硝采用低氮燃燒技術(LNB),其原理是:調節燃燒溫度、煙氣中的氧的濃度、煙氣在高溫區的停留時間等方法來抑制NOx的生成或破壞已生成的NOx。低氮燃燒技術的脫硝效率在30%左右;
低氮燃燒技術
后端煙氣脫硝技術主要有: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SNCR-SCR混合法。其中,SCR脫硝效率為70-90%,SNCR脫硝效率僅為40-60%。在已投運火電脫硝機組中,SCR市場份額約98%,是絕對的主流技術。
SCR反應原理
在火電廠實際應用中,為達到100mg/m3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企業多采用LNB+SCR的技術組合。由于SCR投資成本、運營成本較高,因此部分火電廠先進行低氮燃燒改造,后期再安裝SCR裝置。
SCR技術為絕對主流
2、脫硝市場前景預測
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火電脫硝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從截止2014年底的火電脫硝建設行業數據來看,行業具有很高的集中度。
2014年火電脫硝新增裝機分布格局
2014年火電脫硝累計裝機分布格局
在火電脫硝建設行業中,市場參與者主要有三類:五大電力集團下屬環保公司、大型鍋爐企業、民營環保企業,其中,前兩類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五大電力集團下屬環保公司可輕松拿到集團內部脫硝項目,這類企業有國電龍源、大唐環境等。大型鍋爐企業在鍋爐行業中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因此在鍋爐低氮燃燒改造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這類企業有哈爾濱鍋爐。
火電脫硝特許經營規模仍然較小,截止2014年底,已簽訂火電廠煙氣脫硝特許經營合同的機組容量0.33億千瓦,其中,0.19億千瓦機組已按特許經營模式運營。
2014年底累計簽訂合同的火電廠煙氣脫硝特許經營機組容量情況
在政策推動下,進入“十二五”后火電脫硝行業出現了快速發展,已投運火電脫硝機組規模占現役機組規模的比例從2010年的11%上升至2014年的75%。隨著國內火電舊機組改造的逐步完成,2015年以后國內火電脫硝市場將逐步回落,新增裝機需求與維護需求將成為產業增長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