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股份重組成為全球最大銅管企業
作者: 2015年11月23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11月17日,停牌已超半年的海亮股份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11.27元/股向金龍股份發行2億股并支付現金10.002億元,購買金龍股份100%的股權,作價32.54億元。同時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傳聞已久的銅管行業“蛇吞象”——海亮股份收購金龍股份一事接近“水落石出”。
11月17日,停牌已超半年的海亮股份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11.27元/股向金龍股份發行2億股并支付現金10.002億元,購買金龍股份100%的股權,作價32.54億元。同時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作為目前國內兩家最大的銅加工企業,金龍銅管占到市場份額的50%左右,而海亮股份所占市場份額為20%左右。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本次交易系銅加工領域,特別是銅管行業中龍頭級企業的強強聯合,將大大提高海亮股份行業地位,尤其能夠進一步加強海亮股份在空調與制冷用銅管領域的競爭優勢,有利于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增強。
重組為全球最大銅管企業
公告顯示,海亮股份擬以詢價的方式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32.54億元,發行價格不低于9.99元/股,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3.26億股。
募資凈額中,10.002億元將用于支付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交易對價;16.27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5.67億元將用于金龍股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包括曹縣愛倫年產2.5萬噸高精度銅管項目和江蘇倉環年產8萬噸銅及銅合金管項目。
資料顯示,海亮股份與金龍股份均為銅加工行業、特別是銅管行業的龍頭級企業。金龍股份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銅管生產企業,銅管產能50萬噸。
在市場層面,截至2014年底,全國銅管生產能力已超過1100萬噸,產能利用率僅有50%,并且產能還在繼續擴張,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加工費持續走低,行業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
海亮股份表示,經營規模較大的企業可以通過發揮規模效應和上下游議價能力降低成本,擴張利潤空間。此外,募投項目的實施也將發揮公司的產能優勢,鞏固公司行業龍頭的地位。通過強強聯合,海亮股份將成為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銅管生產企業。
金龍股份曾受挫IPO
作為國內最大的銅管生產商,在此次被并購之前,金龍股份曾多次謀劃上市,但最終沖擊IPO失利。
2012年4月24日,金龍銅管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發行1.4億股募資35億元,擬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但受其訴訟“纏身”、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和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等問題影響,以及屢遭市場及媒體質疑,加上適逢IPO停擺,金龍銅管首次沖擊資本市場失敗。
不過此后,金龍股份董事長李長杰等公司高層仍曾數次在媒體公開表示,公司IPO的工作仍在繼續。直至2015年,在證監會公布的《上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常審核狀態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名單中,金龍股份消失。不久,海亮股份收購金龍股份的傳言便得到證實。
據金龍銅管的招股說明書,截至到2011年12月31日,金龍股份總資產為141億元,這個數字,遠高于海亮股份2015年6月30日97.76億元的總資產。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金龍股份在負債率及毛利率方面的硬傷是促成此次收購案成行的最重要原因。
根據此前的招股說明書,金龍股份2009年到2011年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30%、5.02%、3.62%和4.07%,低于包括海亮股份、精藝股份、宏磊股份在內的同行業上市公司同期水平。2011年金龍銅管銷售收入達到了350億元,但其營業利潤僅有1.5億元。
相關分析指出,對于海亮股份而言,近年涉足了房地產、教育培訓等多個產業,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海亮股份有加碼銅管主業的考慮,金龍和海亮在資本力量和產業能力上各有所長,重組并購對雙方是一項雙贏的選擇。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