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料筒:內膛硬度應不小于(HV5-HV100)維氏硬度,表面精糙度Ra(算術平均值)應小于0.25(GB/T 1031-1995),該設備安裝一活塞導向套,以減少因活塞不對中所引起的摩擦,使實際負荷與標稱負荷間的誤差不大于+0.5%。
2、鋼制活塞:其工作長度應不短于料筒長度 ,應有一個長6.35mm+0.10mm的活塞頭,活塞頭直徑應比料筒內徑小0.075mm+0.010mm,上部邊緣應光滑,活塞頭上部的活塞桿直徑應縮小至大約9mm,在活塞頂部可加一個柱形螺栓以支撐可卸去的負荷砝碼,但活塞和負荷絕熱。在活塞桿上刻有兩條相距30mm的環形細參照標線,當活塞頭底部與模口上部相距20mm時,上標線料筒口齊平,這兩
條標線作為測量時的參照點。
3、口模:由碳化鎢或高硬度鋼制成,長8.000mm+0.025mm,內孔應圓而直,內徑為2.095mm且均勻,其任何位置的公差應在+0.005mm.
4、溫度控制系統:對于任意設定的料筒溫度,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從模口到可允許加料高度整個范圍內的溫度都應得到有效控制,在筒壁所測溫度的差異不得超過表1規定的范圍。
5、溫度校正
溫度控制系統的準確性應為定期校準,為此,先要調節溫度控制系統,使控制溫度計顯示的料筒溫度恒定在要求的溫度。把校準溫度計預熱到同樣溫度,然后將一些受試材料或替代材料按試驗時的同樣步驟加入料筒內,材料完全裝好后等4min,將校準溫度計插入樣品中,直到水銀球頂端口模上表面10mm為止。再過4-10min,用校準溫度計與控制溫度計與控制溫度計讀數值來校正控制溫度計所顯示的溫度。還應沿料筒方向校準多點溫度,以每10mm間隔測定試料溫度,直到離口模上表面60mm的點為止,兩極端值 的最大偏差應符合表1規定。
溫度校正用的材料必須能夠充分流動,以使水銀溫度計的球在插入時不至用力過大而受到損壞,在校正溫度時,熔體流動速率(MFR)大于45g/10min(2.16kg負荷)的材料是合適的。
如果溫度校正時使用某種材料代替較粘稠的試樣材料,則替代材料的導熱性與材料一致,以使它們有相似的熱行為。溫度校正時的加料量應能使校正溫度計有足夠長度插入其中,以使測量準確,這可通過取出校正溫度計、檢查材料的在溫度計上的粘覆高度來確定。
五、主要技術參數:
供電電壓 |
AC220V±10% 50HZ |
最大功率 |
750W |
料筒溫度范圍 |
室溫~450℃ |
溫度控制誤差 |
±0.2℃(出料口上端10mm處) |
位移測量誤差 |
0.2mm/3mm |
溫度顯示分辨率 |
0.1℃ |
料筒內徑 |
¢9.550±0.025mm |
活塞直徑 |
¢9.475±0.015mm |
活塞頭長度 |
6.350±0.100mm |
標準口模 |
¢2.095±0.005mm |
標準口模高度 |
8.000±0.025mm |
試驗負荷 |
0.325/1.2/2.16/3.8/5/10/12.5/21.6kg |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