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口鑄鐵淬火后進行回火通常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回火溫度對該材質淬火后組織和性能的影響。圖5是980℃保溫1h空淬、經不同溫度回火后對其硬度的影響。同圖5可以看出,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試樣硬度值整體呈下降趨勢,當回火溫度達到450℃左右時,試樣硬度值明顯下降,已經無法滿足實際生產過程中對導輥硬度值的要求。
反映出250℃、450℃回火后的金相組織,在250℃低溫回火后的衍射圖譜。可以看出,980℃空淬+250℃回火后的金相組織主要為回火馬氏體+共晶碳化物。在250~400℃相對較低的溫度回火時,馬氏體穩定性較強,試樣硬度與淬火后的硬度(HRC 64.3)相比下降不明顯。但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 ,馬氏體中的合金元素擴散能力增強,將促使非穩定的馬氏體大量分解成珠光體型的組織,試樣硬度值急劇下降。因此,對該材質而言淬火后的回火溫度不應超過400℃。該材質適宜的熱處理工藝是經980℃空淬+250℃的低溫回火,可以獲得最佳的組織和性能,即回火馬氏體,形態改善的一次碳化物以及少量的二次碳化物、宏觀硬度值達到HRC 64.7。
NBJX電腦金相分析儀可快速、清晰地觀測出馬氏體、碳化物、珠光體、共晶度等金相組織。
南京寧博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20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