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跑步運動的資深愛好者,那么阿迪達斯一款名為“Energy Boost”的跑鞋你肯定聽說過,它以其緩震、輕量等優點俘獲了諸多跑步者的心。
阿迪達斯的這款跑鞋,其科技的基礎是以其獨特的緩震材質為中心,將熱塑性聚氨酯(TPU)膨脹后轉化成上千個小能量膠囊以制成跑步鞋款的中底,由于結構的獨特性,可吸收跑步過程中對足部的沖擊,為足部提供減震性能。此外,每個小膠囊都能在每一步積聚并釋放能量。正是由于這種材料能在長距離的奔跑過程中為跑步者提供連貫的能量和彈力,其被命名為Infinergy。
Infinergy這種材料的研發者是來自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的研發部門,而這只是一個縮影。
隨著中產階級在中國的興起,以及風電、汽車、建筑等業務爆發帶來的對先進材料的巨大需求,巴斯夫正在加碼亞洲市場。
先進材料并不顯眼,但無處不在。如果你在北京T3航站樓搭乘過飛機,那么你可能會飲用過此處的直飲水,其主要是通過超濾的方式所提供,而中間最為重要的超濾膜也是由巴斯夫所研發提供的。
另外,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常見臺風等惡劣天氣,常見的一些水泥和鋼鐵電桿可能會被毀,而一種新型的復合材料制作的電線桿可能會避免此種狀況的發生。這種電線桿是基于玻璃纖維的強度和聚氨酯的柔韌性,其比水泥電桿的彎曲強度高出2.5倍,不會像水泥電桿一樣在較強風力下易被折斷。這種新型電線桿,也是巴斯夫專門針對中國所研發的。
為了更貼近客戶需求,巴斯夫計劃2016年將先進材料和系統研究平臺中心由德國總部遷至中國上海。這是巴斯夫在亞太區最大的研發中心,未來,巴斯夫還計劃全球大約四分之一的研發活動將會在亞太區進行。
11月9日,巴斯夫亞太創新園二期項目正式落成啟用。該項目投資達9000萬歐元,坐落于上海浦東的巴斯夫大中華區總部基地內。擴建之后,巴斯夫將繼續專注于先進材料和系統研究,還將增加配方、化學工藝工程等新研發領域。在二期項目投用后,巴斯夫計劃明年將其先進材料及系統研究的全球平臺總部移至上海,而先進材料和系統研究也將是上海亞太創新園二期的研發重點。
巴斯夫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研發代表郭爾慈說,先進材料和系統研究平臺總部是巴斯夫三大研發基地之一,如果看該平臺所針對的下游行業,比如說汽車、建筑、風電等行業,都是跟先進材料密切相關的行業,為了更加貼近在亞洲地區的客戶,滿足其所需,所以把它放在中國上海。
巴斯夫大中華區業務和市場發展全球高級副總裁鄭大慶稱,汽車行業一直就是巴斯夫最大的供應行業。而從中國汽車產量市場來看,其從2000年的206.8萬輛上升至2014年的2372.3萬輛。
除了上述的研發中心,巴斯夫另外兩個全球研發平臺分別位于德國總部和美國。郭爾慈稱,從長遠的研發規劃來看,巴斯夫未來25%的研發活動將在亞太區進行,另有25%在美國,德國總部將占據50%的份額。
除了在上海布局亞太創新園,巴斯夫在亞太地區農業方面的研發中心將會落地印度孟買。巴斯夫將投資約5000萬歐元在印度建設另一座亞太創新園,并預計于2017年投入使用,它的主要研發方向是作物保護、工藝開發和聚合物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