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和德國巴斯夫公司、美國杜邦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在生物新材料領域開展合作。”10月14日,中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海林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
德國巴斯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工集團,美國杜邦緊隨其后位居第二,兩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強企業。9月2日,美國杜邦公司工業生物科學全球商務總監西蒙·赫里奧特、德國巴斯夫公司丁二醇及其衍生物全球技術主管托馬斯·邁克爾·卡爾一行主動找到中糠公司洽談合作事項。
作為邢臺一家土生土長的化工企業,中糠如何能得到世界化工巨頭的青睞?
“我們的糠醛產量全球第一,產品質量全國最優,糠醛含量高達99.9%,比國內優級品的含量還要高出0.9個百分點。”侯海林回答說。
糠醛是從玉米芯、甘蔗渣、棗核、稻殼等富含多聚戊糖的農業廢棄物中提取而成,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基礎材料,廣泛應用于氫化、機械鑄造、電子、日化、醫藥和農藥等領域,某些方面甚至可以替代石油。目前,國內根據糠醛含量、水分、酸分等指標,將糠醛產品質量分為優級品、一級品、二級品三個等級。
自1987年開始,中糠就開始從事糠醛生產、加工。在國家系列政策的支持下,2003年中糠已建成3個分廠,年產糠醛2萬噸。
此時,大洋彼岸的美國也開始布局生物質能開采利用替代石油戰略,許多化工企業開始在全球尋覓原料供應商。2006年至2007年,杜邦公司利用2年時間對中國糠醛市場進行調研,內容包括產品市場占有率、品牌知名度、技術力量、設備先進程度等。唯有中糠脫穎而出,被杜邦確定為原料生產基地、下游第一個供應商。
然而,中糠的產能還遠遠滿足不了杜邦的需求。自2008年起,中糠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并取得多項新突破:
大幅提高糠醛產量,單個公司年產可達1萬噸;
糠醛轉化率達到50%,而國內同行業還維持在40%左右;
在國內同行業中率先投建除味系統,控制氣味無組織排放;
與杜邦合作成立了“邢臺市糠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中國第一個專業的糠醛科研機構,并取得9項國家專利。
中糠還加大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先后與天津大學合作,開發出多塔式連續精餾工藝;與浙江大學合作,成功引進行業內首套全自動控制系統;與上海交大合作,共同打造國內先進的在線檢測體系。2010年前后,中糠得到眾多風投公司的關注。2011年,聯想集團注資中糠。
經過近8年的發展,中糠已成為國內糠醛行業的領軍企業,繼美國杜邦之后,又吸引了德國巴斯夫公司的關注。
與巴斯夫、杜邦合作的條件之一就是能長期提供品質穩定的貨源。為此,中糠制定了五大戰略目標:成為全球最大的糠醛生產基地和產品供應商,建成全球最具權威的行業研發機構,擁有全球最先進的糠醛生產技術及裝備,打造全行業最頂尖的專業技術團隊,創造全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糠醛品牌。
“眼下,我們正配合杜邦研發新技術,大幅提高糠醛轉化率,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中糠技術部經理趙英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