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多天的安裝調試,華夏閥門鍛熱制造部150KG小鍛加熱爐汽改電順利完成,從10月下旬開始進入試運行。如果運行正常,其節約的費用一年即可收回購置電加熱爐的投資,經濟效益明顯。
據鍛熱制造部副部長王政權和見習部長劉會平介紹,此前,鍛熱制造部150KG小鍛使用天然氣加熱爐來加熱鍛坯,這種方式要提前4小時開爐,需要較長的預熱時間,而且中午休息時間也不能關爐,導致天然氣鍛造加熱爐的利用率不高,天然氣消耗較大,不利于節能降耗,降低成本,而且在環境、噪聲和熱輻射方面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針對目前鍛熱制造部多是單件小批量為主的生產制造方式,對開爐時間的靈活性有更高的要求,鍛熱制造部從國慶以后即著手新增電加熱設備。該新設備適用于400KG以下的鍛造設備,在加工過程中不產生污染,爐子的熱效率更高,不僅克服了天然氣加熱的上述弊端,而且占用場地很少,可以隨時啟動加熱和根據需要設置不同的加熱檔次,并在一分鐘之內就能達到鍛造所需溫度,且加熱爐工作時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以有效的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減輕其勞動強度。
王政權和劉會平表示,從新的電加熱設備試運行期間的情況看,加熱效果可以滿足設備的鍛造生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