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運營”的PPP模式加速推廣,給予行業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通過并購實現產業鏈整合和異地擴張,成為較多環保企業的共同選擇。1991年到2015年,全球環保領域的并購金額超2400億美元。并購方向短期來看是聚焦某一領域,但從單一領域發展壯大后,則通過并購謀求成為綜合型的環境服務提供商,并向全球拓展。
據Bloomberg提供的數據,1991年到2015年,全球環保領域的并購達5000起,并購總金額超過2400億美元。在國外環保行業發展歷程中,并購也是驅動企業快速成長核心因素之一。國際水務巨頭威立雅、固廢巨頭WM、監測巨頭丹納赫都通過不斷的收購兼并,成長為全球的環保巨頭,其收入利潤規模遠超國內環保公司。并購方向短期來看是聚焦某一領域,但從單一領域發展壯大后,則通過并購謀求成為綜合型的環境服務提供商,并向全球拓展。
環保行業并購數量及金額(十億美元)
國際環保巨頭與國內環保公司比較(億元人民幣)
美國廢品管理公司(wastemanagement)
WM成立于1968年,1971年上市,立足于固廢處理產業,依次并購垃圾收集、垃圾運輸、垃圾發電等企業,并于1988年收購美國第二大垃圾焚燒發電企業Wheelabrator;1998年公司與全美第三大垃圾收集企業USAWasteService合并。WM和共和服務公司占據全美50%以上的垃圾收運市場。2009年收購了上海城投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環境集團有限公40%的股份,以尋求開拓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2011年收購OakleafGlobal;2013年收購NTR旗下子公司Greenstar、收購RCIEnvironment(加拿大魁北克最大廢物管理商)。WM通過一系列的收購成就了全球固廢巨頭的地位,其股價在1988年到1998年10年間上漲20倍。
WM發展歷程
WM公司10年股價上漲20
威立雅(Veolia)
威立雅(CGE)成立于1853年,最初為里昂供水;后獲得巴黎50年供水的特許經營權;之后主營固廢清理的FrançoisGrandjouan、Soulierbrothers和CEGA及主營供暖、空調系統運行的ChauffageService先后并入CGE;1975年CGE創立SARP進行危險廢物回收;1990年收購歐洲最大的廢紙、塑料循環利用商之一GroupeSoulier;1997年取得在華第一份水務合同天津凌莊水廠;1998年收購西班牙第二大的水處理公司FCC49%的股權;2000年巴黎證交所上市;2001年紐交所上市;2002年收購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股權;2014年收購拉美proactive100%的股份。威立雅通過持續不斷的并購形成水務、環境服務(固廢)、能源及運輸四大業務板塊,成為領先的全球環境管理綜合服務提供商。威立雅在00-07年間股價取得不錯的超額收益。
威立雅發展歷程
威立雅2000-2007年間股價取得不錯的超額收益
丹納赫(Danaher)
丹納赫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并購史,不斷進行橫向/相關、縱向并購,獲得新技術,打造豐富的產品線,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產品與服務的設計商及制造商,主營測試與計量、環境、牙科、生命科學與診斷、工業科技這5個業務板塊。丹納赫從1986年到2014年,公司收購企業達400多家,通過不斷的并購,營業額從1988年的7億美金增長到200億美金,位列世界500強的第149位,總市值高達580多億美金,其股價在30年間上漲700多倍。
丹納赫發展歷程
丹納赫30年間股價上漲700
|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