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學中,有個說法叫文不如列,列不如表,表不如圖。圖形化是最直觀的,其實完全可以把管理工具進行圖形化處理,在這里,列舉幾個公司的圖形化管理工具,讓管理簡單化。
1、員工工作時間管理餅圖
這是某業(yè)務人員每天9小時的工作時間分配。
定期對員工的每日工作時間分配進行分析,核算員工的單位時間成本。
【問題分析】
在終端方面的專業(yè)技術不夠,導致溝通時間成本過高,在終端停留時間過長;
在辦公室和處理雜務的時間過長。
【解決措施】
給員工安排相關的專業(yè)培訓,提升其專業(yè)技能,減少在終端的停留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引進內(nèi)勤人員,由內(nèi)勤人員來為業(yè)務人員處理這些辦公室事務和雜務,降低用人成本。
2、工作事務分配的看板
人有35%的盲聽率,當面說的話,有三成會被當場忘掉,同時,人的記憶遺失遞增率為20%,也就是說,人所記錄的事務,以每天20%的速度在被遺忘。在 人事管理中,幾乎每天都會出現(xiàn)各類所交代的事務被員工遺忘的狀況,其實,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把老板所交代的事務寫出來,貼在墻上,大家抬眼就能看到, 避免被遺忘。
3、員工的狀況周期表
人的情緒、體力、智力不是固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變化頻率,有高有低,一般來說,變化周期一般是以月為單位的,掌握好這個規(guī)律所在,進行針對性的工作事務 安排,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把員工的各項生理變化曲線整理出來(以員工自查自報的方式做),繪成圖,老板自己單獨掌握,據(jù)此安排各員工的工作。
4、員工特長分析
每個人的特長都是不一樣的,若是能按照員工的特長所在進行工作安排,工作成效必然能提升許多。一般來說,員工的特長基本可分為溝通力、執(zhí)行力、創(chuàng)新力、觀察力、反應速度和細致程度。
四張圖表制作起來較為簡單,不需要多少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術,但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基礎狀況分析,為進一步的精細化管理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