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7日,由天信儀表集團承擔的國家“十二五”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天然氣管網能量計量與管理系統研制”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技術驗收。
天然氣貿易交接計量有體積計量和能量計量。體積計量實現了對消耗的天然氣體積的積算,而天然氣能量計量,積算的是有發熱價值的“烴類”物質的發熱量,符合交易雙方的利益。在發達國家的天然氣管網系統中已采用能量計量方式進行貿易結算,并制定了天然氣能量計量國際標準ISO15112《天然氣能量測定》。
目前國內天然氣輸配管網中,絕大多數的工商終端用戶和區域氣體計量站點,貿易交接使用燃氣體積計量。在少數計量場站使用能量計量貿易交接,一般采用流量計算機的形式計量。
實施天然氣能量計量與計價,可以通過降低商品氣中CO2的含量來達到降低天然氣輸送和利用過程中CO2排放,可以提高天然氣輸送熱值,提高輸送效率。同時,可實現貿易公平,保證供需各方的利益。
2015年,我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2500億立方米,其中貿易量將達到1000億立方米。到2020年,貿易量可能達到天然氣消費量的50%。我國要持續擴大天然氣國際貿易,計量方式接軌國際,才能在同一個平臺上展開對話。近幾年,多數專家學者達成統一看法,我國天然氣計量方式應從體積計量轉向能量計量。
2012年,國家科技部將“天然氣管網能量計量與管理系統研制”列入國家“十二五”863發展計劃課題,由天信儀表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石家莊開發區麥特達微電子技術開發應用總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參與。主要任務是研制天然氣能量計量高端儀表,通過技術攻關,突破核心傳感器制造、結構設計、處理算法、數據傳輸與管理等關鍵技術,構建天然氣管網能量管理系統,滿足燃氣行業對高端儀器儀表的需求,并在技術性能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課題立足氣體超聲波流量計研制、雙鈍體渦街流量計研制、氣體腰輪(羅茨)流量計研制、流量計算機研制、高精度智能燃氣表研發及應用等五個任務開展問題研究和技術攻關,深入研究解決天然氣計量終端用戶按能量進行貿易計量問題,通過2年多的研究與科技攻關,各任務負責單位完成了課題任務書要求的所有研究內容,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申請發明專利2項,登記軟件著作權2項,形成企業標準3項,參編行業標準1項,發表論文6篇,培養教授級高工1名、高級工程師5名、工程師5名,完成腰輪流量計新增產值6600萬元,高精度智能燃氣表新增產值500萬元,另有5臺流量計算機進入現場應用。
日前,由科技部組織的驗收組對該項目給予了積極評價:總體而言,本項目成果技術指標符合合同要求,審核通過驗收,對產業發展發揮了技術先導作用,發揮了國家863課題應有作用,同時也看到了下一步發展的空間,望課題承擔各單位能在課題結束后,繼續進一步加強研發合作,推動這個項目成果的應用和產業的發展。
該課題研究成果,對于推動國家天然氣計量方式變革,我國自動化儀表水平提高,儀表制造技術和工藝的提升以及物聯網儀表技術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