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上千萬噸二甲醚產能因標準缺失而閑置。在9月10日于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行的2015中國醇醚燃料及醇醚汽車產業發展大會上,業內人士認為,政策不足和標準缺失已制約醇醚燃料行業發展,呼吁更多政策支持。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醇醚專委會會長胡遷林指出,面對國際油價“斷崖式”下滑、消費稅調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新形勢,醇醚燃料和醇醚清潔汽車的發展,更迫切地需要政府在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和編制產業標準方面下功夫。
胡遷林介紹,由于缺乏政府部門的有力推進,甲醇燃料目前尚難以規模化進入成品油加注站終端銷售。而二甲醚作為車用燃料和民用燃氣雖然得到了國家發改委認可,但缺乏國家配套政策扶植和督促落實,推廣力度遠遠不夠。
標準方面,截至目前,我國已頒布實施甲醇燃料相關國家標準3項,二甲醚國家標準3項,二甲醚汽車行業標準3項。《液化石油氣二甲醚混合燃氣》能 源標準已于2014年上報國家能源局,《車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檢測方法》將于今年10月1日實施。不過,對于產業發展具有實際意義的《車用甲醇汽油 (M15)》和《二甲醚鋼瓶》國家標準,以及《液化石油氣二甲醚混合燃氣》等標準尚未完成后續工作,使醇醚燃料銷售受到限制。目前,國內已建成二甲醚生產 能力達到1488萬噸/年,而2014年二甲醚產量僅為403.3萬噸,開工率27.1%,部分裝置建成后長期閑置,企業在等待標準出臺。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李力表示,目前已有11個城市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工信部備案審查,部分試點已經進入總結驗收階段,6家甲醇汽車生 產企業和15款甲醇汽車產品公告發布。《車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設規范》和《車用甲醇燃料作業安全規范》已通過評審。除此之外,工信部還組織吉利、華晨等汽 車企業進行甲醇汽車的研發試驗。未來,會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加快各項標準的制定。
標簽:二甲醚 標準缺失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