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石油天然氣總產量和主要化學品總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雖然分別增長2.2%和5%,但受油價下跌等大局影響,石化全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貿易等主要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標志著石化行業告別快速增長,進入了重點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新常態”。
在9日上海舉行的“2015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務副書記曾堅總結我國石化行業“新常態”的四大特征,即市場需求進入增長平緩期,行業生產進入供應寬松期,化工產品進入激烈競爭期,企業發展進入轉型創新期,“機遇與挑戰并存”。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石油和天然氣表觀消費總量為3.51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3.6%,增幅回落1.4個百分點;主要化學品表觀消費總量增長4.1%,增幅回落0.7個百分點,顯示需求增長乏力。
由于需求不旺,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上半年累計增長只有2.6%,創歷史最低水平。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近三年來首次下降,同比下降6.5%;煉油業投資出現了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同比下降6.6%;化學工業投資雖同比增長5.6%,但也是歷史同期最低水平。
上半年,我國石化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7%;利潤總額3132.1億元,同比下降25%;進出口貿易總額2653億美元,同比下降21.7%,其中出口897億美元,同比下降3.9%。
雖然多項指標下降,但我國石化行業也不乏亮點:一是全行業累計增加值逐季向好,近三萬家規模以上企業上半年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8.8%;二是經濟結構繼續改善,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農藥、涂(顏)料及有機化學原料制造等技術含量相對較高、附加值較高的行業在經濟增長中領先,效益向好;三是在全行業效益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化工行業效益持續改善,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11.1%,成為全國規模工業中的佼佼者;四是一些高端化學品、專用設備出口呈現快速增長勢頭,顯示石化出口產品結構出現積極變化;五是企業管理提升取得成效,其中全行業存貨水平系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六是重點產品的單位產品能耗繼續下降,行業總能耗增速繼續回落。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噸油氣產量綜合能耗同比下降0.6%,噸原油加工量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7%,噸乙烯產量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3%。上半年,石化全行業總能耗增長只有1%,同比大幅回落6.2個百分點。其中,化工行業總能耗增長1.3%,同比回落6.8個百分點。
曾堅認為,雖然全球經濟和國內經濟仍處于結構調整期,但我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仍為石化行業提供了巨大需求,產業升級和國際化發展潛力可觀。如能緊緊抓住質量和效益,調整結構、創新發展、降本增效,石化行業仍可在“新常態”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2015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石化協會聯合會三方主辦,主題為“創新·綠色·未來”,將于本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舉行。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