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然而時至今日,能與國際企業相較高下的卻寥寥無幾。雖然“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名聲響亮,但大多是附加價值很低的輕工業產品,中國作為“世界最大加工廠”的地位始終難以擺脫。有調查顯示,許多國外消費者甚至叫不出一個中國品牌的名字,這與和我們同樣是亞洲國家的日本、韓國相比,相距甚遠。究其原因,創新能力不足是根本。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則是知識總量、人才素質和科技創新的競爭,看似居高不下的GDP增速,如果只是依附于地產經濟,那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夢將會成為空談,“中國創造”也將永遠不能閃耀于世界舞臺。
嶗應光電環保產業園
十八大以來,節能環保產業被列為七大新興戰略產業之首,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環保企業也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歷史最好時期,我國環保企業也因此呈現“井噴式”增長。一夜之間,大大小小的數千家環保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我們不禁產生了疑問:環保產業作為一個科技含量較高的高新技術領域,進入門檻為何如此之低?經調查不難發現,許多中小環保企業奉行“拿來主義”,成為進口產品的“中國銷售員”。這種模式簡單速成,能夠快速實現銷售利潤,也不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搞研發,看似是一條捷徑。但長此以往,我國本土高新技術的民族企業將不復存在。目前,我國許多高端領域的環保儀器嚴重依賴進口,每年從國外進口的先進儀器設備近6000億人民幣。而面對巨大的中國環保市場,國外廠商也紛紛摩拳擦掌,制定了詳盡的中國市場戰略。許多購買者也秉承“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一貫思維模式,更加傾向于選擇進口產品,這與本土產品長期給消費者造成的質量低下印象不無關系。實際上,中國很多民族企業生產的環保儀器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大部分領域的監測需求。如何振興中國民族環保產業?需要企業、國家、消費者三方共同發力。
市場占有率從何而來?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有這樣一群環保企業,他們心系祖國,提倡實業報國。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他們深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他們數十年如一日,苦練內功、自主創新,始終不忘振興民族產業的偉大使命;他們不急功近利,穩扎穩打,努力趕超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為美麗中國夢默默奮斗;未來,他們也勢必會代表中國環保的最高水平,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青島嶗應,就是這些民族環保企業中的典型代表。
青島嶗山應用技術研究所始創于1988年,至今已走過27個年頭。27年的技術沉淀和經驗累積,讓嶗應的技術始終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嶗應生產的高科技精密儀器設備涉及環境大氣監測、工業廢氣監測、環境水質監測、環境應急監測、技術計量檢測等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類產品中的領先地位,是環境監測分析儀器設備領域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
提及青島嶗應,環境監測領域可謂無人不知;提到嶗應產品,用過的人都會豎起贊賞的拇指。究竟是什么魔力,能讓嶗應的產品不僅得到了廣大客戶的一致贊揚,更使得同行企業也由衷敬佩?經過在嶗應光電環保產業園兩天的走訪,我們找到了明確的答案:品質。
眾所周知,過硬的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品牌形象的最好宣傳。嶗應全體員工深知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想要與進口產品一爭高下,可靠穩定的產品質量是基石。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企業一定是因為有著厚重的質量基礎,而厚重的質量需要靠公司每一位員工付出心血。
“任何一個崗位的疏忽和輕視都會對產品整體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這并不單單是公司質檢部門的責任,更是我們嶗應上下全體員工的責任,”嶗應負責生產的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嶗應品質管理遵循‘三無’原則: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我們對所有的質量品質控制思路均源于這樣的精神。”
嶗應的質量管控體現在生產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生產組裝,直至產品到達用戶手中,每一道工序都設有專職的檢驗員,進行自檢、首檢、過程檢、完工檢等,確保每一套儀器的高品質。儀器出廠前還會進行不間斷的工作老化,甚至還模擬運輸、跌落等各種意外狀況下的實驗,以確保產品能夠讓客戶100%滿意。在一次客服的例行回訪過程中,某監測站負責人還風趣的“抱怨”道:“嶗應的產品用了十來年也不壞,想買新產品都沒有機會。”
嶗應的高品質不僅體現于產品本身,還被附加于嶗應那令人稱道的服務上。嶗應人堅信服務是產品的延伸,想人之所未想,急人之所急,體貼入微、快人一步,嶗應的服務為企業締造的巨大生產力讓人驚嘆。
嶗應在全國共設立28個客服站,維修工程師80余名,并配備了二十多部嶗應環保技術交流服務車進行流動巡檢服務。及時、專業、高效的服務被廣大客戶津津樂道。“因為環境監測站在工作日監測任務繁忙,只有在周末才能保證儀器空閑,嶗應的客服人員就經常在周末加班加點為我們保養儀器,并且這樣的服務十年如一日,我們享受到的服務總量與當初購買的儀器金額相比,真是物超所值。”曾有環境監測工作人員這樣形容嶗應的金牌服務。
厚重的質量和完善的服務共同鑄就了嶗應的口碑,也帶來了直線上升的銷量。據統計,嶗應生產的3012H型自動煙塵(氣)測試儀系列目前在全國同類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65%~70%,并出口到英國、印度、泰國、非洲各國及港澳臺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煙塵監測儀器也是全國環境監測儀器市場中為數不多全部使用國產儀器的領域。嶗應締造了市場神話,讓民族環保企業實現了華麗轉身,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像嶗應一樣自立自強的民族環保企業崛起,共同組建中國環保市場新格局。
“中國Style”還需政府發力助推
國產品牌對樹立國家形象、提升國家的經濟競爭力均有著重要意義。作為政府,有責任通過引導產業轉型、硬性規定配額、制定政府采購制度、資金支持、立法等多種方式,對國產品牌進行扶持。
首先,應從政策、標準制定之初,就確立國產品牌的主導地位。政策標準對于一個行業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引導購買需求。讓有實力的民族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不失為一個扶持國產自主品牌的有效途徑。據了解,嶗應曾先后參與DB37/T2337-2014《山東省固定污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起草和驗證、DB37/T2641-2015《便攜式紫外吸收法多氣體測量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起草、JJG680-2007《煙塵采樣器檢定規程》起草、HJ688-2013《固定污染源廢氣氟化氫的測定離子色譜法》驗證、《固定污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范》地方標準起草、JJG956-2013《大氣采樣器檢定規程》起草等眾多行業標準的起草和驗證工作。通過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嶗應在業內的知名度更高了,行業領導地位也尤為突出,為其日后引領行業發展方向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其次,除了政策的導向,國家還需身體力行、弘揚民族品牌。例如,在一些政府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應該明確規定國產產品的中標比重,扭轉行業內進口產品比重居高不下的勢頭。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國內大部分監測儀器設備的政府采購項目中,都對民族本土品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保護,讓國內優秀的環保產品服務于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才可謂適得其所。據悉,2015年1月啟動的“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依托單位”名錄征集,涵蓋了大氣、水、固體廢物、環境監測儀器儀表、材料藥劑、資源綜合利用、噪聲、環境應急等領域,依托單位既有國內環保行業領軍企業,也包括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嶗應品牌作為優秀的民族環保品牌再次位列其中。
此外,政府還應該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劃撥專項發展資金等眾多方面不斷努力,為民族企業的發展提供便利條件。通過幾年的發展,引領我國數千家環保企業走上一條健康有序、積極向上的發展路徑,培育出一批足以與世界先進企業抗衡的民族環保品牌。
環保產業在我國發展不過短短30余年,相比國外百年企業,民族環保企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他們帶著中國環保人的殷殷期望,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始終前行在路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環保產品會出現在世界任何需要的地方。
標簽:中國創造 環保產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