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由沈陽鼓風機集團、杭州汽輪機集團、杭州制氧機集團聯合研發的我國首套國產10萬等級空分裝置壓縮機組整機試車成功。這一“大國重器”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打破了國外對大型空分裝置壓縮機組的壟斷,為我國煤化工產業大型化提供保障,對減少大型煤化工項目投資具有現實意義。
在沈鼓集團營口生產試驗基地,與會專家、企業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長35米、高15米、重478噸的“大國重器”試車過程。與會專家認為,該機組實現了在汽輪機的驅動下空壓機、增壓機全速全壓全負荷性能試驗,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優于API標準。
空分裝置配套壓縮機被譽為煤化工工藝流程的“心臟”。大型空分裝置配套壓縮機組因技術復雜、制造難度大,長期被國外少數公司壟斷,是制約我國大型煤化工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表示,國家能源局將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制油裝置列為重大能源裝備國產化依托工程之一,沈鼓集團憑借技術優勢和先進的工藝裝備承接空分裝置用壓縮機項目,并成功完成了國產化研制任務。
沈陽鼓風機集團董事長蘇永強告訴記者,面對10萬等級空分壓縮機的結構復雜、技術和質量要求苛刻等問題,沈鼓集團通過科技攻關,全過程設計制造,對全過程質量進行控制,確保了機械運轉一次成功。沈鼓集團由此成為繼曼透平、西門子公司后,世界上第三個具備大型空分壓縮機組核心設備制造能力的企業。
據沈鼓集團副總工程師汪創華介紹,為滿足裝置大流量、大壓比、高效率的要求,空壓機采用全新的軸流+離心共軸結構,增壓機采用多軸多齒輪組裝式。在整個研制過程中,沈鼓設立50多項研究課題,先后攻克大輪轂比高效葉輪設計、轉子動力學分析等一系列難題,并首次在國內實現了軸流+離心壓縮機共軸性能匹配。
記者還了解到,為保證10萬等級空分裝置壓縮機組性能可靠,沈鼓集團投資7億元建設了國內唯一的10萬千瓦試車臺位,按照用戶現場實際運行參數要求,將壓縮機組主機、汽輪機、輔機、控制系統等全部設備聯動進行試驗。該套裝置可滿足15萬等級以上大型空分壓縮機組的試驗需要。國際一流壓縮機生產企業如GE、西門子、曼透平等,均具備9萬~13萬千瓦試驗能力。沈鼓集團10萬千瓦試車臺位投入運行,標志著我國大型關鍵裝備的試驗能力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業界觀點
能源發展,裝備先行
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李冶:能源要發展,裝備要先行。首套國產10萬等級空分裝置壓縮機組是國家能源裝備重大技術創新成果。沒有這樣大規模的壓縮機組,百萬噸煤制油這樣的重大工程難以建設。這臺壓縮機是我國高端制造的代表,也表明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具備了走出去、與國際先進企業同臺競爭的能力。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副總經理姚敏:我國煤化工正向大型化、超大型化發展,裝備制造是制約煤化工大型化的重要瓶頸之一。隨著10萬等級空分裝置壓縮機組實現國產化,我認為今后煤化工企業可以不用進口國外產品。目前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所需的12套空分裝置中,1套空壓機組國產化任務交給沈陽鼓風機集團。其余的11套空壓機組進口,每套都耗資1億多元,采用國產化裝備則可以減少幾千萬元投資。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工程師隋永濱:大型空分壓縮機的研發成功,將結束煤炭深加工重大裝備10萬等級空分壓縮機組長期依靠進口的歷史。預計“十三五”國內煤化工領域大約需要60套空分設備,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標簽:空分壓縮機組 國產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