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聯合會22日發布的《中國500強企業發展報告》指出,我國持續十多年的重化工業化階段已經臨近結束,中國企業500強中的重化工企業將進入較長期的去產能化、轉型升級過程。
報告認為,當前的大企業群體是工業化進程的產物。從消費結構上看,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第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主要是為滿足人們的“衣、食”需求的工業化,食品、紡織、家電等產業高速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的第二輪經濟增長周期,則主要是為滿足人們“住、行”需求,房地產、汽車等產業是龍頭產業,帶動鋼鐵、建材、機械、化工、能源等關聯產業。這一過程中城鎮化進程加快進行,投資增速水平高,增長空間較第一輪增長更長、規模更大,但重化工特征突出,國民經濟“重型化”趨勢顯著,就是所謂的“重化工業化階段”。
而近兩年經濟增長特征表明,人們的房地產、汽車等初次消費需求已得到很大程度釋放,靠房地產業、汽車及相關支撐產業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時代或許已經結束。而城鎮化率在達到55%左右時,“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又面臨土地、戶籍、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人口政策羈絆,約3億城鄉間流動人口需要城鎮化的巨大潛在需求,難以得到釋放。
報告指出,中國整體已經步入工業化中期的后半階段,其中上海、北京已經實現工業化,步入后工業化社會;天津、江蘇、浙江、廣東進入工業化后期的后半段,這就意味著中國相當多大企業長期所依賴的重化工業化階段即將結束,產能過剩將成為行業常態。
這一結論在此番公布的2015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有所體現。比如鋼鐵、有色行業,自2002年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中國企業500強以來,鋼鐵通常都是上榜企業最多的行業,2015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上,有50家鋼鐵企業、25家有色企業上榜,較上年各減少一家;而冶金企業數量最多時在500強中占18%,現在降到15%。
與此同時,上榜的五家國有石油公司近年來營業收入增速和利潤增速均呈現下滑趨勢,其中,中石油、中石化、陜西延長石油、珠海振戎的凈利潤均呈現負增長,中石化凈利潤負增長達到-41.9%,珠海振戎達到-45.4%;五大石油公司中,只有中海油實現10%的利潤增長。煤炭行業方面,22家上榜企業有16家呈現虧損,從營業收入看,22家企業營業收入合計額同比下降1.85%;從凈利潤看,22家企業凈利潤合計為14.4億元,同比減少93.4%。(作者:華曄迪、向志強)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