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8日,由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合作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國家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進出口銀行、絲路基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處、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俱樂部等機構,以及中國北方車輛有限公司、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等40多家對外成套工程企業及基建項目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130余人參加了會議。研討會由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并得到了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國家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社和中國路面機械網的大力支持。
徐工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王民致辭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致辭
國家商務部投資促進局事物局楊依杭副局長發表演講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合作辦公室副主任智葵發表演講
研討會上,國家商務部投資促進局事務局楊依杭副局長對“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政策進行了介紹;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合作辦公室副主任智葵就“一帶一路”與國際產能合作裝備走出去工作進行了介紹;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玨晶和徐工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王民分別致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兼海外事業部執行總經理章運禮就海外施工項目管理進行了經驗分享;徐工機械總裁助理、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建森就徐工海外成套施工設備解決方案進行了經驗分享。隨后,徐工機械副總裁、徐工進出口公司董事長孫建忠與參會嘉賓就“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合作新模式和中國企業“走出去”政策支持進行了深入探討。研討會由徐工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巖梅女士主持。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兼海外事業部執行總經理章運禮演講
徐工集團總裁助理、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建森分享海外成套施工設備解決方案
徐工集團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張巖梅女士主持研討會
“一帶一路”戰略為對外成套工程行業注入了新的動力,隨著“一帶一路”從倡議變為實際行動,區域基礎設施合作面臨重大市場機會和全新發展格局。隨之而來的不僅是項目機會,也帶來了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機會。在這種背景下,此次會議旨在倡導中資企業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抱團出海、形成合力,嘗試合作新模式,打造中資企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成功典范,實現多方互利共贏,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中國對外成套工程企業與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合作新模式探討
中國企業走出去政策支持探討
自1989年組建以來,徐工集團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地位,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產品品種與系列最齊全、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徐工的成績源于其深厚的企業文化積淀、行業最全的成套化設備、完善的國際化網絡布局、領先的本地化運營和高效的售后與備件服務。
深厚的企業文化積淀
正如徐工集團王民董事長所說:“徐工是一個讓國人為之驕傲的中國裝備工業標志品牌,這個品牌根正苗紅,它誕生在1943年抗日戰爭炮火中,當年是八路軍魯南第八兵工廠。歷經72年產業積淀,徐工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奠基者、開拓者,并始終是行業第一品牌;尤其這十幾年的發展打拼及創新、人才、全球布局的快步提升,讓徐工奠定了世界工程機械產業強有力競爭者的全球市場地位,主導產品移動式起重機市場占有率世界第一,其世界級品牌的崛起步伐在提速,已是代表中國自主工程起重裝備品牌形象的一個最亮的牌子”。
責任與擔當
徐工集團一直把國有企業應有的責任與擔當放在首位,始終秉承“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價值觀和“嚴格、踏實、上進、創新”的企業精神。在國家與人民需要的時候總能看到徐工的身影,從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樹,從甘肅舟曲到北京房山,從四川雅安再到云南魯甸,無需指令,無需動員,徐工先后集結價值3億多元的700多臺設備,出動并調派救援人員600余人次,總是在第一時間成為一支支國家救援部隊的裝備力量。2006年以來,徐工在全國各地捐建了12所希望小學,每年出資20萬元資助一系列春蕾班,為失學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愛的藍天,2800多名兒童因此改變了人生軌跡,放飛了理想的翅膀。傾力扶貧助困,傾情支援災區,傾心希望工程,勇擔責任使命,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徐工就第一時間奔向哪里!
堅守與領跑
堅守是徐工始終位居中國工程機械首位的又一關鍵成功因素,王民董事長每次面對很多人同樣的問題:為什么徐工這樣位于蘇北的市屬地方國企能夠成長為裝備制造的“國家隊”并在全球行業有名有位?他總是這樣回答:“我們不過更加專注一些,堅守改革的大方向,堅守工程機械主業,而不被其他利益所誘惑。這樣的徐工才能在歷經風雨艱辛的不容易當中始終毫不動搖、不屈不撓、不斷向前”。
奉獻與創新
長期深厚的徐工文化培養了一支能奉獻、會創新的員工隊伍,無論在實驗室、生產車間還是在國內外市場前沿,無論是在烈日下還是在嚴寒中,徐工人總在默默地踐行“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價值觀,為創建一個世界頂級品牌,實現產業報國而努力。
近些年,徐工在產品創新、市場創新以及管理創新上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從2001年開始,徐工集團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在供應鏈、研發、制造、營銷、服務等領域實施顛覆性變革,實現全流程品質和成本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徐工特色的持續變革系統。以組織變革、文化變革、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學習型組織建設等為變革手段,力求在質量、響應、安全、成本、人員五大經營目標全面突破,促進產品創新、盈利創新、流程創新、人才培養四大價值目標全面實現,加快徐工世界級“珠峰登頂”的步伐。先后獲得過行業唯一的、中國工業領域最高獎“中國工業大獎”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以及“國家技術中心成就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第十四屆全國質量獎”,國家首批、江蘇省首個“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裝備中國功勛企業”等榮譽稱號,徐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榮獲“裝備中國功勛企業家”稱號等多項殊榮。
行業品種最全的成套化設備
作為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和設備解決方案提供商,徐工集團擁有行業最全的產品線,產品涵蓋14大門類70大品系,為客戶提供起重成套設備、道路成套設備、土方成套設備、混凝土成套設備、基礎樁工成套設備、礦用成套設備、森工成套設備及物流運輸車輛、消防車、登高作業車、環保車等多種產品。目前徐工9類主機、3類關鍵基礎零部件市場占有率居國內第1位;6類主機出口量和出口總額持續位居國內行業第1位;移動式起重機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壓路機、平地機、混凝土機械等居世界行業前列。
完善的國際化網絡布局
徐工產品已出口到173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建立了280多個海外代理商、260個服務網點、200多個備件網點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營銷服務;并購了全球混凝土機械領先企業德國施維英公司等三家歐洲企業;在巴西、德國、荷蘭、奧地利、印度、美國擁有先進的制造基地;在德國、巴西、美國、印度擁有研發中心;加緊建設一批全球KD工廠。目前在“一帶一路”國家已經形成完善體系,僅在其中42國即擁有80個一級代理商、3個制造基地、4個KD工廠等;并在部分國家市場初步形成領先優勢,在中亞、中東及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市場占有率居全球行業前三位。
領先的本地化運營
隨著徐工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的逐年增長,徐工“本土化”戰略成為推動徐工國際化發展新的核心力量。截止目前,徐工在中國、美國、德國、巴西、印度等國建立了研發中心,形成了全球研發體系。在中國、美國、巴西、荷蘭、奧地利、波蘭、印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建立了生產制造基地,形成了全球制造體系。徐工集團始終高度重視產品適應性改進,根據海外市場需求,先后完成了100余款產品的俄羅斯GOST認證、歐盟CE認證、北美認證和伊朗認證等,有力地保證了產品的出口,同時也為中國制造贏得了良好的國際口碑。
高效的售后與備件服務
覆蓋海外173個國家的當地化營銷服務合作伙伴,為當地客戶提供及時有效的售后服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2011年起,徐工下大力氣不斷加強海外備件網絡體系建設,形成了目前海外的經銷商自有備件庫存和徐工自建或與海外經銷商共建服務備件中心的網絡布局,目前已有100余家經銷商存儲備件,截至2014年12月,共建成海外服務備件中心30個,主要分布在北美、南美、中亞、歐洲、亞太、西亞北非、非洲等地區。四千余名海外員工、二百四十名專業海外營銷、服務、技術、管理人員,在世界的舞臺上奉獻著徐工人的責任與擔當。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實施,對外成套工程企業將迎來眾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徐工集團將與各工程機械生產商一起,通過多種方式為施工企業提供成套化機械設備,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強大的設備保障和服務支持,共同攜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建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