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上市公司黑龍江省國中水務股份有限公司7月31日發布公告,公司下屬國中(秦皇島)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因出水水質不合格,被環保部門開具了總金額近1300萬元的罰單。
不久前,秦皇島市環境保護局根據檢測報告,對國中水務“秦皇島公司”進行調查,發現該公司的出水水質并未達到國家對水污染排放標準的要求。隨后,秦皇島市環保局認為國中水務“秦皇島公司”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對國中(秦皇島)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作出了罰款12,993,228.18元的行政處罰。
事實上,從2013年以來,國中水務秦皇島公司每年都會因超標排放被“點名”。在河北省環保廳公布的2013年四季度、2014年一季度以及今年二季度的污水處理廠國控企業主要污染物監督性監測結果中,該公司的廢水排放中,總磷、氨氮、化學需氧量等多項指標存在超標現象。
不難看出,國中水務秦皇島公司是“黑名單”的常客,因此違規似乎也成了“家常便飯”,這就不難理解被罰千萬的真正原因了。
眾所周知,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質污染也將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環境。作為污水處理廠,按說應該是污水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人們生存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火墻。然而防火墻非但未能起到“防火”功能,相反卻成為環境污染的幫兇。
實際上,從今年開始實施的新《環保法》對于水處理企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作為一家已上市的污水處理企業,股民也寄予厚望。
然而,事實卻著實讓人大跌眼鏡。一個本應治理污水的企業,卻因屢次治污不達標被罰款,無異于監守自盜者讓人所不齒。
國中水務認為,之所以會出現超標排放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進水水量超出負荷,且進水質量惡化,進水水質遠超于設計標準。
按照這一邏輯,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量如果再大些的話,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不加任何處理直接排放了。
不難想象的是,被稱為“凈水醫院”的污水處理廠也會很快淪為名副其實的擺設了。
對于此次“天價”罰款事件,要為當地環保部門的行為鼓掌。作為環保部門就應該對違法違規行為采取雷霆行動,堅決打擊排污企業的囂張氣焰,使之不敢再有違規苗頭的產生,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
對于屢上“黑名單”仍不思悔改的企業來說,應該重罰,甚至應該清理出水處理市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新《環保法》成為懸在違法企業頭上的“一把刀”,促使企業不敢逾越法律底線。
標簽:朱軍平 治污企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