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改委網站5日消息,上半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新進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任務中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我國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國內主要排放行業。研究機構認為,隨著國內碳排放市場試點經驗的逐漸積累,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時機已經成熟,這將給直接參與碳排放金融市場建設的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被確定為下一步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任務。推動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制定相關配套細則,完成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總量設定和配額分配方案,出臺重點企業碳排放核算與報告標準,完善碳交易注冊登記系統功能。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要實現減排計劃,投資有望達到41萬億元,未來碳排放交易行業大有可為。
今年6月底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確定2020年行動目標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2030年行動目標是,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去年9月,國務院批復《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其中明確提出要建立我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目前國內碳交易試點穩步推進,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計劃于2016年試運行,2020年正式建立全國碳市場。機構認為,我國碳交易市場相關的制度建設以及扶持政策等將在未來逐步推進,為2016年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做準備。
公司方面,中電遠達具備二氧化碳捕捉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碳交易平臺,同時還建成了國內首個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及液化裝置,未來潛在市場巨大。巨化股份是國內首家實施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的氟化工企業,后期有望受益于碳排放交易試點的推進。
標簽:碳排放交易市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