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環保重壓之下 煤化工如何突圍?

作者: 2015年08月06日 來源:中國能源報 瀏覽量:
字號:T | T
“現代煤化工只有解決了環保難題才能真正成為煤炭清潔利用的主力軍。當前我國煤炭經濟運行處于地位徘徊的態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發展煤化工成為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的一條重要途徑。”
    環保部日前在官網上公布了一批環評結果,其中“伊犁新天20億方煤制氣項目”和“山西潞安煤制油項目”兩項目環評不予批準。據了解,兩個項目均未批先建,其中伊犁項目開工完成超過80%。
  環保部文件顯示,兩個項目不能審批,主要是水污染問題。從環評上看,伊犁新天項目的問題最為突出,因為環保部認為選址有問題,而現在該公司已完成了大部分工程,整改起來相對比較難。
  煤制油和煤制氣消耗水量巨大,特別是煤制氣項目,需要大量水資源,從環保部發文來看,否決上述項目,主要是考慮水消耗和水污染問題。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前期拿到“路條”(允許開展前期工作)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如果環評、水平等不過關,將很難通過最終核準。2015年7月7日,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關于規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二次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明確提出示范項目執行能源、化工領域現行最嚴格的環保標準或更高環保要求,同時將加強示范項目監督管理。
  “現代煤化工只有解決了環保難題才能真正成為煤炭清潔利用的主力軍。當前我國煤炭經濟運行處于地位徘徊的態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發展煤化工成為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的一條重要途徑。”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指出,但由于煤化工剛剛起步,依然屬于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能耗產業,而在將來會有更多的環保標準及相關政策出臺,因此煤化工要獲得長遠發展就必須通過環保技術改革等方式真正實現清潔生產。
  環保技術決定項目效益
  煤化工的環保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爭議最大的話題。
  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規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指出,對煤化工“實行最嚴格的環保標準”。
  “煤化工在爭議中艱難前行,爭議的焦點之一就是環境污染問題。”石油化工業規劃院化工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牛新祥表示,對煤化工的環保要求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和經濟發展階段,各地也紛紛出臺一些實施細則,據初步了解,對于化工包括煤化工都是嚴上加嚴。“煤化工的三廢問題確實是難題,尤其是水。”牛新祥表示。
  甘肅一家煤化工企業負責人表示,公司在甘肅平涼計劃投資建設的年產180噸甲醇和7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總投資額為251億元,環保投資占到了30億元。
  “發展煤制天然氣項目時需在中長期規劃中考慮,要重視環保設施、配套設施建設和建設環境對工程的影響。”大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安學也認為,現在國家對煤化工排放要求越來越嚴格,企業必須要重視環保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所花費的精力要多于主裝置。廢物排放要優于國家規范,要讓社會能夠承受。”
  牛新祥認為,有些技術因環保問題不能過關,使得無法實現產業化。現在煤化工項目的環保設施的直接投資約占到總投資的5%~15%,環保直接影響企業財務內部收益率1%左右。目前企業的環保直接投資其中包括了凈水成本、污水處理、廢氣硫回收、固廢處理等,僅這幾項投資已經給企業造成較大的壓力。“煤化工的環保投資所占成本比重50%左右,遠高于石油化工。”
  目前,煤化工項目產生大量的氣化廢渣和鍋爐灰渣,多數企業都將這些廢渣進行填埋處理而沒有進行綜合利用,每噸的廢渣填埋成本為20~30元。而每噸有機廢水的零排放系統無害化處理的成本高達2000元/噸。
  宋智晨表示,煤化工水資源消耗量和廢水產生量都很大,因此節水技術和污水處理技術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我國的煤炭資源和水資源呈反向分布,例如山西、陜西、寧夏、內蒙古和新疆五個省的煤炭保有儲量約占全國的76%,但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6.14%,節水技術將在這些地區的煤化工行業中獲得廣泛利用,企業將傾向于選擇節水型工藝和設備以及用空冷技術代替水冷技術,并且會注意循環水的利用和冷凝液的回收。煤化工廢水的組分復雜并且含有固體懸浮顆粒、氨氮及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若處理不當容易造成水污染并演變為水質型缺水,因此廢水處理是所有煤化工項目都需要考慮的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項目的效益。
  碳減排技術成煤化工重點
  2015年5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提出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提升現代煤化工技術水平和能源轉化效率,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在2014年,中國去煤炭需求下降近3%,而煤炭業轉型的一大趨勢煤化工則在6年后再度重啟。煤化工行業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已經引起業內的關注。
  “現階段,國家還沒有對煤化工項目的碳減排提出明確的要求,但我相信政策也是遲早會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表示,相信碳排放政策的推出會對煤化工的經濟性產生不利影響,企業也需要開始研究碳減排項目。
  宋智晨也認為,與傳統石油化工行業相比,煤化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大,盡管國家對于所有的煤化工項目還沒有出臺關于碳排放的硬性要求,但相關政策遲早會出臺。目前新型煤化工如煤制油、煤制氣和煤制烯烴都是在煤制甲醇的基礎上進行的,必然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根據行業的平均水平,一噸煤制烯烴約產生11.1噸二氧化碳、煤制油8.7噸、煤制天然氣8.25噸,因此在國家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作為碳排放大戶的煤化工未來面臨的減排壓力在所難免,加快碳減排技術的創新、降低碳捕捉和封存成本成為煤化工行業的重點。
  在重重壓力之下,未來我國煤化工行業的發展之路如何走?
  未來煤化工生產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來加快環保技術改革的步伐,才能適應環保新常態,不斷進步,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未來煤化工生產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來加快環保技術改革的步伐。”宋智晨指出。首先,煤化工企業應加大環保投入力度,主要是對傳統工藝及相關系統技術進行優化、集成和升級,使產能消耗進一步降低,污染進一步減少;其次,企業應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大力推進廢渣和二氧化碳的綜合利用,依靠科技實現真正的清潔生產、高效節能;最后,企業還要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優勢,持續追蹤煤化工環保科技前沿,適時推進現代煤化工環保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政府和相關部門也要鼓勵企業主動參與到節能環保項目中來。
  中投顧問董事、研究總監郭凡禮指出,水資源和環境制約等問題是煤化工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和其他新興產業一樣,產業問題的解決需要依靠政府和企業積極采取措施。盡管我國目前的煤化工行業正處于困境之中,政策方面環保標準的趨嚴以及部分產品方向的產能過剩問題給正在發展中的煤化工行業制造了重重阻礙,但未來隨著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等新興行業有效運行,煤化工行業將漸入佳境,綠色環保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方向。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環保 煤化工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