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釉是衛生陶瓷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工序,它利用壓縮空氣將釉漿霧化噴涂胚體表面。長期以來,我國的噴釉工序主要靠手工完成,其作業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質量差,生產效率低,品質難于統一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及對生產工人的健康保證,對衛生陶瓷生產提出了更高要求。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噴釉已成為衛生陶瓷生產的發展方向。
在2015年廣州陶瓷工業設備展中,深圳市康明發機器人有限公司,展示了目前技術領先的陶瓷噴釉機器人,具該公司經理曾以明先生介紹,公司從事噴涂行業10年,積累了豐富的噴涂技術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核心技術。該公司的噴釉機器人采用手把手示教編程,可直接對應完全沒有編程經驗的一線操作工,操控機器人方法直接簡單,只需用人手把持機器人噴槍握柄,直接拖動機器人進行噴涂運動。完成示教后,機器人內部智能系統自動記錄示教過程的運動軌跡,形成軌跡數據,實現生產流水線上不斷重復示教動作(噴涂)的效果。由于使用過程完全不需要編程技術人員參與,并可在示教過程中直接觀察、修改、優化噴涂效果,完全取代熟練工人的在高強度和高污染環境下的勞動,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為誤差,節約噴涂耗材,為企業帶來最大的價值。
具該公司美國哈佛大學徐耀世博士講,陶瓷產品釉面質量的好壞,是提高其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釉面質量,在提高陶瓷產品的優質品率的同時,又降低了生產成本。 就現代陶瓷行業發展趨勢來說,提高原料的有效利用,減少資源的消耗,才是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立足的王道。
目前該公司產品初步與“東鵬衛浴”“誠偉瓷業”“科勒”“雷諾瓷業”等陶企達成合作意向。該企業營銷經理透露,這項技術及產品可以促進陶瓷行業轉型升級。陶瓷行業引入機器人進行智能化生產,可以走出行業轉型升級最關鍵和最重要的一步,不僅讓企業的生產技術有所提高,擺脫對勞動力的依賴,緩解了日益增長的勞動力成本,也有利于企業對產品的創新和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此外,陶瓷行業使用機器人進行生產,也對全國裝備制造業等其他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示范效應。
根據調查,目前國內的陶瓷行業多為粗放式生產,推行技術革新的企業不多,普遍采用人工作業進行施釉工作,這種工作方式不僅作業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同時,施釉時產生的粉末對工人的身體健康也產生極大的威脅。
采用施釉機器人不僅可實現陶瓷施釉的高效連續化,可有效地提高陶瓷產品的施釉質量。施釉機器人屬于工業機器人,機器人可以24小時持續作業、精確度高和抗惡劣環境的能力,是一種先進的涂裝生產設備,它的出現將工人從繁重的施釉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約了生產資源,能夠為企業賺取更多的利潤。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