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作為高危行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筆者觀察發現,不少化工企業重視安全生產,是迫于“政治壓力”的被動行為,認為抓安全是“賠錢的買賣”,沒有認識到抓好安全生產的經濟意義。由于認識的偏差,這些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由于未確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一些化企的管理人員就不會真正把安全生產當回事,認為安全生產只是政治的需要、社會的需要,而不是經濟的需要、企業發展的需要。表現在口頭重視、實際忽視,使得安全生產機構、設備措施及人員的安全培訓等成本控制成為最優先考慮的對象,以至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難以落實。
實際上,安全生產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客觀存在的企業效益。細數曾經發生事故的化工企業就會發現,發生2次以上重大事故的企業并不多見,這是因為事故企業對巨大的經濟損失有切膚之痛,血的教訓使他們明白了一個基本道理:安全生產也是企業效益,而且是企業經濟效益的保障。任何一次事故,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有可能把整個企業推上絕路,把企業創造的所有價值、所有利潤付之一炬。而如果搞好了安全生產,避免、減少事故發生,就是在保障效益、抓住利潤。例如,北京某化工企業一次特大爆炸和火災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達1.17億元,而要賺取這么多的利潤,他們要花上幾年的時間。由此可見,安全生產不僅可以保護員工安全,還可以保護生產資料和
生產環境,使企業生產得以最大效率的發揮。從這個意義上講,安全生產可以創造價值,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然而,不少企業只有在發生了安全事故,有了血的教訓之后才開始強化安全管理,真正把“安全第一”落在實處,把安全生產當成大事來抓,于是,才沒有再出現過事故。這也是一種被動的重視安全生產。實踐表明,即使在高危的化工領域,只要真正重視,各類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其中關鍵在于重視。而這種重視,必須是從企業經營者到每一個員工發自內心的重視。而要獲得這種重視,就必須讓所有人都接受“安全生產就是企業效益”這一觀念。
標簽:化企 安全就是效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