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我國制冷空調行業發展展望
作者: 2015年07月07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新常態”。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的出路在何方?成為企業發展的思考。
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新常態”。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的出路在何方?成為企業發展的思考。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綠色發展”。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方面,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節能。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政府工作報告為環保產業未來發展繪就了藍圖、指明了方向。隨著“一帶一路”、“工業4.0”、“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暖通空調行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目前正面臨著節能減排和治理霧霾的重大需求。日前在上海召開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制冷展主題報告會上,大會以“接地氣”的霧霾為話題作為開場白,幾百人的會場座無虛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謝紹東在題為“中國霧霾的形成機理與控制建議”的演講中,對霧霾的形成及防控措施做了詳細介紹。
謝紹東教授指出,煤燃燒是污染的主要來源:75%的電力來自煤燃燒,60%的化工原料和80%的工業燃料也來自煤。我國24.2%的鋼鐵企業和23.8%的電廠扔使用老舊技術。工業仍以勞動力密集性和能源密集型為主亟待向低污染、高能源效率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謝紹東教授表示,能源結構調整、工業結構的轉變將從很大程度上提高空氣質量。中國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此前也公開表示,“要想治霾,不改變能源結構,不對工廠排放的污染物進行治理是不可能改善的。”“節能減排”、“治理霧霾”,其中所蘊藏的商機對很多新能源企業來說也是轉型升級的方向。
新常態下,創新驅動對企業轉型發展尤為重要。暖通行業前輩吳德繩教授在大會上指出,“對于企業,應該堅持追求技術的不斷進步,引進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提高產品的性能。”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寧波日前在接受《地源熱泵》雜志專訪時同樣指出,“企業要調整步伐適應新常態,加快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開發多元市場,提高核心競爭力。”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關于企業技術改造、產品升級的思路,從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在題為“我國制冷空調行業發展展望”的演講中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江億指出,空調系統方面,在保證室內環境的前提下進一步節能降耗,應在系統形式的創新、末端方式上進行創新,提高系統能效。民用建筑空調能耗方面,要發展分散式系統,適應末端需求的不同步性;發展小容量(100kw~1mw)的磁懸浮離心式制冷機,提高冷源效率。工業建筑空調能耗方面,應用凈化、溫度、濕度三者獨立控制系統,提高冷源溫度,避免冷熱抵消。改變系統形式,可以節能30%~50%。在城市能源系統方面,調節城市建筑用能峰谷差是改善能源系統性能的關鍵,其中可開發集低品位余熱提取、蓄能、可協調電力峰谷變化的發電、供熱、回收工藝低品位余熱的集成系統。此外,大力發展“直流供電建筑+分布式蓄電”以及吸收式熱泵在供熱領域的應用。
江億指出,供熱產業是吸收式熱泵的廣闊天地。其中北方城鎮供暖建筑2020年將達到150億平方米。各類新型吸收式熱泵將在熱量采集、熱量變換等環節起到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14年市場額為25億,實現供熱面積約1億平方米,2020年150億平方米建筑需要各類吸收式熱泵2000~4000億。
城鎮化的發展將為暖通空調行業帶來新的需求。江億舉例說,大規模城市地鐵建設,未來10年投資將達1萬億,里程數達3000公里,而40%以上運行能耗用于通風空調。當前綠色建筑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明確提出,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將從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隨著新型城鎮化不斷深入發展,地源熱泵作為新型低碳環保的中央空調也將發揮積極作用。
“一路一帶”戰略的提出,也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需求和挑戰。通過一路一帶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建筑業將走出國門向西亞和東南亞發展。江億介紹,西北亞地區氣候干燥、寒冷,蒸發冷卻技術、城鎮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可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東南亞包括南海島礁建設,需要除濕、柴油機發電余熱制冷等新型空調設備。通過“一路一帶”,將帶動新的空調產業發展。另外,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也將為暖通空調行業帶來新的變化。
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必然會發展到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與國家經濟實力發展相匹配,必然會出現一批國際化大企業。江億認為,制冷空調行業要想成為這一飛躍中的一員,與兩個條件是分不開的:一是創新驅動,充分利用國內市場和一路一帶機遇;二是標準先行,通過標準推動技術發展。
新常態蘊涵新機遇,新機遇孕育新發展。節能減排、治理霧霾、城鎮化、一路一帶和互聯網+都將為制冷空調行業提供了機遇和挑戰。面對新常態,企業需針對行業和自身情況進行調整,積極研發新品、加大技術改造升級力度、開拓多元化市場發展態勢的新商機。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