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提出的目標。“雙桃公司完成搬遷后,將提前十年實現《中國制造2025》,無論是創新能力、勞動生產率,還是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都會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青島海灣集團一位管理人員說。
雙桃公司前身為青島染料廠,始建于1919年,是中國化學染料工業先驅,由于在青島四方區老廠發展受到空間、環保限制,2008年被青島市列入首批啟動搬遷的老城區企業。目前,雙桃公司一期搬遷項目已經建成投產,僅在環保方面,就研發完成10余項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方案,每年產生經濟效益近億元。隨后,該公司啟動二期項目建設。
信息化、自動化是雙桃二期搬遷項目最為鮮明的標簽。由于二期搬遷項目實現了整個工藝流程的自動化控制,雙桃公司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均大幅減少,以前同樣的產品、同樣的產量,一個車間需要100多人,現在只要10人左右就能完成。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使雙桃公司搬遷項目的節能減排效果極為突出。雙桃公司利用自動化的遠程控制系統,實現了循環經濟項目的全面聯產。“例如,我們將蒸氨系統與熱電聯產項目脫硫系統聯接,用回收的氨水與鍋爐產生的煙氣,生產亞硫酸銨和亞硫酸氫銨制作混合液,用于吡唑酮生產,實現吡唑酮生產污水零排放和熱電項目煙氣零排放,預計全年可節約成本1726萬元。這一循環經濟項目是國內首創,已取得國家專利。”
信息化、自動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使雙桃公司新廠一套工序可生產多品種,生產線和設備臺數、生產占地大大減少。據統計,該公司二乙芳胺、吡唑酮、苯胺黑、染料四個搬遷項目,生產線由22條減至為11條,單體設備由187臺減至68臺,生產廠房由13棟減至為5棟,建筑面積由26000平方米減至為1.1萬平方米。
標簽:青島雙桃精細化工公司 自動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