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6月17日在澳大利亞堪培拉正式簽署。能源、化工成為協定簽署后享受較高關稅減免的行業,同時赴澳投資門檻將降低。業內人士認為,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開啟了能源化工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大門。
關稅減免是雙方自貿協定中最受關注的一環。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在簽署實施后,中國獲得較高關稅減免的產品就包括化工產品。同時能源產品是澳大利亞將獲得較高關稅減免的產品之一。
“澳大利亞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稅目和貿易額占比都將達到100%,且降稅過渡期最長不超過5年。協定生效時,實施零關稅的工業品的稅目和貿易額占比將達到約91%和81%,我國的出口產品和企業都將獲得較好的機會。礦產品、化工產品等對澳出口會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出口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鄙虅詹肯嚓P負責人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基銘指出,隨著世界范圍內自貿區建設進程加快,國際貿易市場將形成“區域主義+WTO多邊框架”的雙重格局。在國際化競爭和自貿區建設的背景下,石化行業機遇和挑戰并存。一方面,自貿區的建設將有助于降低石化貿易成本、拓展貿易方式,為石化企業發展離岸業務創造便利,也為航運模式創新提供機會。另一方面,我國石化工業將面臨更激烈的國際競爭。比如近年來,東盟石化產品大規模進口,中韓自貿區簽約為韓國PX和其他石化產品進入我國創造便利條件。
他認為,中國的石化企業必須加快構建自己的競爭優勢。當前,中東、北美地區在乙烯及其下游產品競爭中優勢明顯,而西歐、日本大力發展高端石化產品。中國石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需要及早思考和準備。
投資門檻的降低也引起能源化工業界的關注。截至2014年底,中國赴澳各類投資總額約749億美元。廈門大學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以前澳大利亞更傾向于把煤炭、礦石和天然氣等原材料高價賣給中國,對中國企業赴澳投資有諸多限制。中澳自貿協定達成后,中國私人、非國有投資者投資澳大利亞非敏感領域接受審查的限額,從2.48億美元提高至10.78億美元,這對于有意投資澳大利亞的企業來講令人振奮。
據了解,根據中澳雙方達成的協議,在投資領域雙方將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同時大幅降低企業投資審查門檻,增加企業投資的市場準入機會、可預見性和透明度。以前澳大利亞不對外資開放的領域也有望陸續對中國投資者解禁。
海通證券公司在此前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澳自貿協定達成,將有力促進LNG進口及對澳投資,中國民營企業在澳大利亞進行油氣上游投資有望成為現實。
新聞鏈接
中澳自貿協定在內容上涵蓋貨物、服務、投資等十幾個領域,實現了“全面、高質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標,在我國與其他國家已商簽的自貿協定中,貿易投資自由化整體水平較高。
在貨物領域,雙方各有占出口貿易額85.4%的產品將在協定生效時立即實現零關稅。減稅過渡期后,澳大利亞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稅目占比和貿易額占比將達到100%;中國實現零關稅的稅目占比和貿易額占比將分別達到96.8%和97%。這大大超過一般自貿協定中90%的降稅水平。
在投資領域,雙方自協定生效時起將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澳方同時將對中國企業赴澳投資降低審查門檻,并作出便利化安排。
除此之外,協定還在包括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知識產權、競爭等“21世紀經貿議題”在內的十幾個領域,就推進雙方交流合作作了規定。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