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異構化原料深度處理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近日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化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鑒定。專家認定,該技術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工藝流程簡單,建設投資低,操作費用低,運行綜合能耗低等特點。
該項目由中國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和塔河分公司共同開發完成,已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件。
針對塔河分公司30萬噸/年異構化裝置的原料中無機硫、氮含量無法滿足裝置要求的實際情況,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開發了低溫異構化原料深度處理技術。該技術優化集成了反應注水、產品分餾系統、電脫水-聚結脫水、化學吸附脫硫等工藝過程,開發了化學吸附脫氨技術,可使低溫異構化裝置原料無機硫、氮含量達到指標要求。其中開發的FDNH3吸附脫氨劑氨容積量高、再生性能好;優選出的HTZM-1脫硫劑具有深度脫硫、硫容高的特點。
經過合作開發的低溫異構化原料深度處理技術,已于2014年7月在塔河煉化分公司30萬噸/年異構化裝置原料預處理單元實現工業應用。經過近10個月的工業運轉結果表明,該技術可以滿足對異構化裝置進料中硫、氮含量的苛刻要求,并能夠實現生產裝置的長周期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