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2005年,中國輪胎產量年均增速為12.1%;2006-2010年,這一數據下降為9.2%;2011-2015年,年均增速僅4.6%,表明輪胎產能擴張速度大大減緩。我們這么多的炭黑賣給誰呢!”
在日前召開的2015中國炭黑年會暨會員大會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文英說,去年中國炭黑行業的開工率只有78%,國內炭黑企業靠擴大生產規模的發展模式與國外企業有很大差距,只有品牌響、技術強和美譽度高的企業才能獲得高市場占有率。
與會專家也表示,產能過剩成為炭黑行業的頑疾,企業本身又面臨著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以及更高的環保投入。多重重壓之下,炭黑企業將面臨淘汰潮,只有那些及時轉方式、調結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才能勇立潮頭而不被淘汰。
前幾年,炭黑行業上馬的投資項目主要是普通橡膠用炭黑生產線,造成了炭黑產品結構性產能過剩。“現在橡膠用炭黑嚴重過剩,是虧本經營。今明兩年炭黑行業將 面臨一輪洗牌,即落后產能的淘汰和過剩產能的壓縮,將有60%的企業被洗掉。這是行業必須經歷的陣痛,日子會很難過。” 曲靖眾一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謝萬飛分析說。
據記者了解,以前,山西炭黑企業多,現在山東的炭黑企業數量超過了山西。因為原來炭黑企業比較集中的山西絳縣當地沒有原料油,成本不占優勢,所以目前已經衰敗了。山西稷山縣焦化企業很多,炭黑企業和焦化企業建立起了戰略合作的關系,原料供應有所保證。
“那些焦化—焦油—炭黑產業鏈整合較好、成長性會好的企業,東方不亮西方亮,只要能夠規避風險,就會度過這兩年的難關。比如山西永東、山東金能科技和山西陽光華泰等。”謝萬飛分析說。
為避免在淘汰浪潮里被卷走,有些企業開始幡然醒悟,減緩項目建設進度。“不得不承認過去的投資過于激進,戰線拉的太長。”一家內資企業老總不無悔意,“新 簽的兩個投資意向目前處于擱置狀態。”一家外商投資企業計劃一期工程建設3條炭黑生產線共12萬噸年產能,今年10月份投產運行,面對行業形勢,也主動將 產能縮減至兩條線,并推遲到明年上半年竣工。
“那些沒有研發能力、缺少品牌競爭力,靠犧牲環境、消耗資源來維持生計的企業將面臨被洗牌,其落后產能在環保法的高壓態勢下將被迫停產改造,甚至被淘汰。”江西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敏建說。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