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EBA工藝的中煤鄂爾多斯圖克煤制氣項目廢水回用工程,投運至今已穩定運行17個月,廢水處理后全部回用至原水系統統一調配,每噸污水的處理費用約為3元/立方米,并且這套廢水處理裝置的投資只占裝置總投資的1%左右。”在5月20~21日于北京舉行的2015煤化工產業環保技術應用與創新研討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韓洪軍教授的一席話提振了煤化工企業治污的信心。
研討會上,韓洪軍教授展示了中煤圖克廢水處理工程隨機抽取的幾份出水數據截圖。截圖顯示,出水COD值均低于40毫克/升,氨氮濃度低于0.5毫克/升。
據韓洪軍介紹,中煤圖克煤化工項目使用BGL氣化爐,其進水的COD為3000~5000毫克/升,總酚為700~800毫克/升,氨氮為200~300毫克/升,屬典型的高酚氨廢水。另外,廢水中含有多元酚、焦油、氨氮、吡啶、異喹啉、咔唑、聯苯、三聯苯等物質,以及脂肪烴類和表面活性物質,發泡性強,很難處理。
該項目的廢水處理工程采用EBA煤化工廢水處理工藝,其具體工藝流程為:綜合廢水調節池(進水)—氮氣沉浮池—EC厭氧系統—BE生物增濃池—A/O/A/O脫氮池—高密度沉淀池—高級氧化系統—深度處理系統—出水。目前該工程已達到設計水量。
在中煤圖克煤化工廢水處理工程上,韓洪軍他們通過采用專利技術重點解決了三方面的問題:一是避免產生大量泡沫。泡沫是煤化工廢水處理中的常見問題。他們在攻關中引進的第一個技術就是氮氣氣浮專利技術。該技術可以解決色度加深、泡沫增加等煤化工廢水處理難題。目前國已有內多家企業采用該專利技術。二是避免產生多元酚和中間產物。他們采用EC厭氧技術、厭氧共代謝技術,以實現部分有機物的羧基化和苯酰化的轉變過程,避免多元酚向苯醌類物質的轉化,為后續好氧生物工藝減輕負擔。三是降低廢水中酚類污染物質的毒性。中煤圖克廢水處理工程采用了哈工大的BE生物增濃技術,實現在低氧條件下去除有機物和氨氮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該工藝在中煤圖克應用后效果顯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BE生物增濃技術研發過程中,哈工大科研人員還篩選、基因改性培育了工程菌,提高了菌群的降解效果,使其具有抵抗酚類物質變化的能力。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