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30日,浙江嵊州市嵊新污水處理廠,已滿負荷平穩運行120天,日處理劣五類工業污水15萬噸,污水入廠到排出全過程5分鐘,處理后的水清澈透明,除鹽類以外,其他指標接近或達到地表三類水標準,質量遠超一級A標準。該項目是由武漢工商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許榕團隊研發的多項創新技術及集成工藝建成的。
許榕介紹,在該項目中,他們創新性的使用高密度粉末活性炭技術,利用活性炭的廣譜吸附性,實現了最理想的去污效果。而對于使用一段時間后的活性炭,他們又發明了更為先進的技術,對這些活性炭進行再活化處理,再次活化處理的活性炭,其功能可以恢復99%以上。再次活化活性炭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則注入污水中,降低污水的pH值。
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魯建介紹,該項目還運用了氮磷控制技術、助慮技術、污水處理智能運行技術等;而他們研發團隊經過多年探索,自主研發了工業廢水、生活廢水治理和湖泊修復的多項核心技術,并已獲得了19項各類專利。
據了解,使用他們的技術及工藝處理污水,同樣的處理能力,占地僅是原來的1/6,處理一噸污水的成本不到兩元錢。許榕介紹,如果稍稍增加投入,他們完全可以將劣五類水處理成達到地表三類水的標準。
在今年2月的鑒定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偉等專家一致認為,該技術具有建設周期短、自控程度高、抗沖擊負荷強等優點,可以調整控制不同出水水質要求;該組合工藝具有創新性,可以在污水處理廠的提標升級和中水回用中運用,工藝技術國內領先。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