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財政部支持、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大型低溫制冷設備研制”項目29日通過驗收。據悉,該設備不僅可以滿足未來大科學工程、航天工程等國家戰略高技術發展對液氫溫區大型制冷設備的需要,更將促進相關領域先進技術的發展。
液氫溫區的大型低溫技術是一項長期影響我國航天事業和前沿科學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特別是航天工程所需的大型低溫制冷技術,發達國家一直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
為打破長期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中科院科研人員在幾十年低溫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通過四年多的拼搏奮斗,實現了我國在液氫溫區萬瓦級制冷量低溫設備研發方面零的突破。科研人員突破了高速氣體軸承氦透平膨脹機等五大關鍵技術,建立了五大基礎試驗平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及工藝包,設備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科學家所研制的液氫溫區大型低溫制冷設備在航天、大科學工程、清潔能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相關設備已經成功應用于航天產品性能測試,增強了航天產品的研發能力。
驗收會上,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的完成打破了發達國家對液氫溫區大型低溫制冷技術的壟斷,奠定了自主開發系列化產品的基礎,為集成性和工程性均很強的重大科研裝備自主創新及產業化模式積累了寶貴經驗。
目前,中科院已啟動了大型低溫制冷設備二期研制工作,將進行更低溫區(液氦/超流氦)大型低溫設備研制,推動大型低溫制冷技術的持續發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