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左騰右挪 煤化工大省的水指標難題

作者: 2015年04月29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水十條”提出了新的全國水總量控制指標要求——到202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對于目前陜、蒙、寧、晉等省沿黃河兩岸大量興起的能源化工基地而言,這絕對是個壞消息。

  “水十條”提出了新的全國水總量控制指標要求——到202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

  對于目前陜、蒙、寧、晉等省沿黃河兩岸大量興起的能源化工基地而言,這絕對是個壞消息。同時,對寄望于煤化工項目“提經濟,穩增長”的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一道考題。

  就在3月30日,環保部宣布重啟綠色GDP(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此舉意味著曾一度遭地方和兄弟部委抵制而擱置的污染物環境成本核算等工作將重啟。

  事實上,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與環境之間的“緊張”關系也日益凸顯,煤化工正在不可避免地進入環保高壓區。

  加速“上項目”

  加速上馬煤化工,正成為陜、蒙寧、晉等煤炭大省的“投資王牌”。

  4月16日,寧夏對外發布《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拋出總投資約為5350億元的涉煤項目,其中將重點續建、預備和前期推進神華寧夏煤業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和年產85萬噸聚乙烯丙烯等超過15個大型煤化工項目。

  不久前的3月24日,內蒙古召開重點項目推進大會,宣布2015年要力爭新開工220萬噸/年煤制烯烴、280億立方米/年煤制氣、416萬噸/年煤制油。

  隨后的3月30日,山西省經信委稱,2015年該省將在煤化工產業投資530億元,重點推進陽煤集團太化新材料、藍天燃氣煤高效潔凈轉化等48個現代煤化工重點項目。

  資源大省緣何熱衷煤化工?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剛分析說:“在經濟下行壓力前,陜、蒙、寧、晉、新等省份壓力巨大,各地都試圖通過投資煤化工這類資金體量巨大的項目,拉動經濟。”

  新疆統計局局長王忠山則在4月2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對于新疆以能源、資源性經濟的影響較為明顯,煤化工等發展新動力正進入孕育期。

  山西亦在年初編制了《2015年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其中面向煤基清潔能源和煤基高端石化產業兩大方向,打造朔州、大同、忻州三大高端煤化工產業集群。

  資料顯示,除寧夏的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外,其他煤炭資源省份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更為殘酷的現實是:“我國有煤的地方缺水,有水的地方又缺煤。西部包括新疆煤炭資源占全國的90.1%,特別是黃河中上游的晉、陜、蒙、寧四省煤炭資源占有量為全國的67%,但水資源僅占全國的3.85%。且約40%還屬于半干旱區域。”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石化輕紡評估部主任周學雙指出。

  “水資源將是煤化工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助理、能源化工處處長李志堅亦表示:“煤化工產業增量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地區、蒙東地區、新疆準東地區、新疆伊犁地區。鄂爾多斯盆地地區現有項目全部實施需要新增4.5億噸/年用水量,由于該區域用水主要來自黃河,在用水已經較缺乏的形勢下再新增4.5億噸/年用水量,水資源非常緊張;新疆準東地區通過建設引水工程,目前30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用水基本可以保障,但未來再建設大型煤化工項目的潛力也較小。”

  水“瓶頸”卡脖

  水的難題已經非常緊迫。以煤化工項目繁多的內蒙古為例,該省區目前有超過10個以上的煤化工項目均卡殼于水資源及環境容量不足。

  4月13日當地政府發布消息稱,位于鄂前旗上海廟經濟開發區內,40億立方米/年的華星新能源煤制天然氣項目已經完成投資78.12億元,已具備開工建設的條件。

  然而,記者詢問環保部門獲知,截至目前,華星煤制氣項目涉及水指標的水資源論證報告批復、涉及環境指標的環評報告、涉及以上項目批復文件的節能報告,均未批復。

  據了解,該項目僅一期總投資就高達251億元。按照計劃,該項目將由上海廟引黃工程提供水源。事實上,華星煤制天然氣項目早于2014年2月便獲得發改委“路條”; 2014年3月3日,上海廟經濟開發區召開華星40億標立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協調會,就項目所涉及的水資源和大氣排放指標問題進行協調。

  無獨有偶,位于鄂爾多斯圖克工業園內的中天合創鄂爾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也遭遇了環境指標難題。

  據調查,目前該項目遭遇“卡殼”的主要問題是:內蒙古環保廳擬將氮氧化物指標在自治區“十三五”削減的指標中解決,已向國家環保部提交專題報告,但沒有得到環保部認可;項目一期和二期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已上報自治區水利廳,需自治區水利廳報送黃河水利委員會審批。

  不僅如此,由中電投和道達爾合資建設,位于準格爾旗的8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亦因用水指標不足等環境容量問題“卡殼”。

  “鄂爾多斯是內蒙古煤化工產業規模最大的城市,但水資源匱乏,黃河是僅有的一條過境水源,國家分配的初始水權指標只有7億立方米,工業與農業都在競相爭水。”鄂爾多斯水利人士表示,“這對重大項目的推進造成很大的困難。”

  “水資源的確緊張,企業也頭疼。受神華煤制油抽取地下水事件影響,自治區目前對地下水的使用比較謹慎,許多項目用水都要置換成地表水。”鄂爾多斯一位煤炭上市企業高管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3月底,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內蒙古調研并提出六點建議,其中針對煤化工指出,沒有拿到路條的項目,要充分考慮水支撐問題。

  “騰挪”水指標

  “包頭磴口至圖克工業園輸水工程計劃投資17億元,由于政府資金缺乏,目前中煤決定墊資建設。”一位鄂爾多斯水利局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這條取水管線的水指標實際是鄂爾多斯市用煤炭資源和鄰近的巴彥淖爾置換的。”

  “鄂前旗通過統籌,引入了寧夏長城水務公司實施的黃河引水項目,突破了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的用水瓶頸制約。”上海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資料顯示,2010年5月初該引黃工程全面開工建設,2011年1月建成蓄水。工程從黃河寧夏金水源泵站取水,每天可以向上海廟地區供水15萬噸。

  該人員介紹:“正在加速建設的森泰天然氣、神華2×100萬千瓦燃煤發電等項目都面臨水資源掣肘。”而地方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東拆西借,四處騰挪。

  陜西也有著和內蒙古一樣的舉動。為保證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發展,近年來,陜西持續推進各類引水節水計劃。

  目前,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已經開始全面開工建設,該工程計劃總取水量8977萬立方米,而規模更大的榆林黃河大泉引水工程計劃到2030年引水量達9.28億立方米。

  事實上,陜北黃河引水工程的重要保障,來自陜南——已經在建設中引漢濟渭工程。據介紹,陜西計劃每年從漢江調取大約15億立方米補充到渭河,進而為黃河補充水量,從而為陜北地區置換黃河用水指標。

  不過,令人關注的是,“水十條”提出了新的全國水總量控制指標要求,到202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這就意味著,過去已經有的一些“分水方案”,將會面臨新的調整。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煤化工大省 水指標難題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