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橡塑指數為867點,較周期內最高點1060點(2012-03-14)下降了18.21%,較2013年07月11日最低點848點上漲了2.24%。2013年07月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橡塑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共9種,其中漲幅5%以上的商品共1種,占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5%;漲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EPS(5.03%)、PS(4.73%)、PET(4.12%)。
環比下降的商品共有11種,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3種,占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15%;跌幅前3的產品分別為順丁橡膠(-9.10%)、丁腈橡膠(-5.10%)、丁基橡膠(-5.01%)。2013年7月橡塑行業大宗商品均漲跌幅為-0.09%。
7月份,橡塑市場漲跌互現,橡膠和塑料出現兩極分化,塑料走勢偏強,其中通用塑料全線飄紅,工程塑料漲跌參半,橡膠表現依舊疲軟,仍處于下行通道。
經濟基本面,7月份國內經濟仍表現疲軟,7月31日生意社BCI指數為-0.06,均漲幅為1.05%,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收縮狀態,經濟下行風險減弱。7月份官方預計PMI繼續萎縮,制造業前景堪憂,橡塑企業利潤率和開工率都偏低。
成本方面,7月,國際原油震蕩走高,WTI月中突破108美金,這也給原油的下游衍生品通用塑料等領域帶來重大利好,聚烯烴普遍出現上漲,LLDPE漲幅較大,在3.84%,由于苯乙烯上漲了6.15%,下游PS、EPS等產品也出現上漲,EPS漲幅超過5%,另外,電石上漲也給PVC帶來成本優勢,乙二醇、PTA以及己內酰胺等化工品的行情走高,下游PET、PA6行情也相繼推高。
供需方面具體來看,通用塑料供需矛盾有所改善,石化本月檢修裝置仍偏多,PVC、LLDPE、LDPE、PP等產品供應相對緊張,石化限量放貨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行情,并且進口貨源價格失去優勢,導致近兩個月以來進口量銳減,可以說通用塑料行情走高跟短期供貨緊張分不開,但并不是因為需求好轉的影響,因為7月仍屬于橡塑市場需求淡季,下游開工率普遍不高,所以本輪上漲只能說是成本推高和供應短缺共同影響的結果。
而合成橡膠和天膠供需矛盾依然尖銳,雖然保稅區庫存在下降,但降幅仍不是很明顯,更主要的是下游輪胎行情依舊低迷,廠家減產、促銷屢見不鮮,采購能力薄弱,再加上國外陸續有輪胎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措施抬頭,也給出口帶來沉重打壓,整體來看橡塑板塊的各個產品雖然供應面各有不同,但需求普遍表現疲軟,需求仍是制約橡塑市場根本好轉的決定性因素。
分析師薛金磊認為,雖然7月份橡塑市場表現冷熱不均,但相對來說目前仍屬于橡塑原料的需求淡季,通用塑料等部分領域的推高并沒有給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推動力,相反,高價位進一步擠占了下游企業的利潤,導致開工率愈加低迷,工程塑料、橡膠供需矛盾更加尖銳,情況更不容樂觀;隨著檢修旺季走過,8月份會有更多裝置開啟,并且進口貨源價格優勢會逐漸顯現,進口量預期會增加,所以,后期不排除供應激增可能,因此需謹慎看待8月份行情,欲要需求好轉時,需等到“金九銀十”。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