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粉末在3D打印行業的運用并非易事。金屬粉末與塑料粉末不同,后者只需壓制即可成型,金屬粉末除壓制外還需要燒結才能完成3D打印的產品,工序耗費成本較高。
“但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去年底,攀鋼研究院計劃開展3D鈦粉打印設備和材料的研究。據四川日報報道,該項目主研穆天柱調查發現,國際市場上用于3D打印的球形鈦粉每克售價高達5元,貴過純白銀。
高成本下,目前的市場僅局限于軍工領域,民用似乎是天方夜譚。如果成本降了呢?“3D打印應該是鈦粉最佳的利用方式。”穆天柱說,曾經3D打印技術就是為了高效利用鈦粉而研究的,如今卻讓塑料等粉末領域火了一把。
由于鈦金屬的特殊屬性,從海綿鈦到鈦制品的加工過程包括三四道工序,損耗率高達70%,而鋼鐵只有30%左右。相比之下,鈦粉則是直接從海綿鈦跨到鈦制品,損耗量大大降低。雖然如此,目前情況下,3D打印的鈦粉材料成本仍然比普通加工貴幾十倍。“如果成本降低,這會是個很大的市場。”穆天柱計劃,今年把設備立起來,明年完成調試和改造。身為上海市新材料協會粉末冶金分會秘書長的宗華輝認為,3D打印的鈦制品將有可能在醫療領域發揮作用,“私人訂制將是未來3D打印鈦制品的重要市場,鈦骨骼、鈦支架都可以通過3D打印制造出更貼合人體的產品。”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