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價格自2012年5月呈斷崖式下跌后,煤炭行業發展逐步陷入困境,甚至企業虧損面達到八成以上的境地,因此如何脫困就成為全行業面臨的問題,而清潔高效利用已成為煤炭產業“守住”市場的重要途徑。
在近日舉行的2015新型煤化工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表示,煤炭企業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受全年煤炭價格低于上年平均水平和成本剛性上升的影響,煤炭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全行業利潤水平較上年相比可能下降,或將出現全行業虧損。
不過,國家也一直在努力幫助煤炭行業脫困。“自去年7月份以來,中煤協與相關政府部門已經召開了25次脫困會議,出臺30多項政策幫助煤炭企業脫困,即將召開第26次會議,在最近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也都把煤炭行業脫困、促進發展作為重要議題研究。”姜智敏介紹。
我國煤炭產業陷入困境,一方面是由于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消費量下降導致煤炭供需失衡;另一方面則是節能減排、治理大氣污染的環保要求進一步壓縮了燃煤電廠對煤炭的使用量。
由于燃煤發電占到煤炭消費量的一半左右,因此燃煤一直被看作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為降低排放,我國也在推行燃氣發電,但燃氣發電與燃煤發電相比,成本將會翻倍,所以在目前大面積煤改氣難以實施的情況下,通過技術改造逐步實現煤炭清潔利用,使燃煤機組達到超低排放水平,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煤炭消費、改善大氣環境,也能夠突破環境容量制約、促進行業持續發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認為,現在煤炭工業要進入一個自我提升的階段,燃煤機組進行升級改造,達到或超過燃氣機組排放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這也是煤炭行業的一種“自我解脫”,否則燃煤工業基本就會被燃氣取代。
不過,對于燃煤電廠來說,實現超低排放的技術路線是現成的,但改造資金經常會成為瓶頸。上海證券報記者也從行業了解到,與達到火電廠排放標準的100萬千瓦燃煤電廠相比,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排放標準預計電廠將增加投資成本6%,增加運行成本4%。
對此,姜智敏透露,為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國務院會議已經決定新降電價空間要拿出一定資金支持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完全達到或超過燃氣電廠的排放標準,國家已經明確大力推廣這項技術。
另外,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熊躍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政府建立超級基金的共識正在逐步形成,沒有超級基金就無法補貼或者資助解決超低排放的成本問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區域聯防聯控,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這為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在治理霧霾、煤炭脫困等多重壓力下,到目前為止,安徽、浙江、江蘇、河北、河南、山西等多個省份已經出臺政策措施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其中,河北省今年3月全面啟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升級改造專項行動,2015年底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濃度全部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同時,五大發電集團對其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都提出了改造規劃和明確的工作目標。據上證報記者了解,神華集團已經完成20臺1000萬千瓦的燃煤發電鍋爐改造,不僅完全達標,而且效益明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