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承擔的油田鉆井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示范推廣項目,日前通過了新疆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在審閱相關材料的基礎上,專家組聽取了承擔單位項目實施情況的匯報,經過討論、評議,認為該項目科技含量高、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有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該項目是針對新疆地區不同油氣田分布、地質結構及鉆井泥漿性質,結合新疆油田井區環境敏感點分布特點及當地環保要求,選擇“塔里木盆地油田區塊”所屬的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及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開展項目示范推廣。項目確定了20口具有代表性鉆井進行“無害化處理”裝置跟蹤調查。其結果表明:該項技術實用性強,能適應不同泥漿體系的處理,處理后的鉆井廢水均可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二級標準,固廢泥餅浸出液低于國家《危險廢物鑒別-浸出毒性標準》(GB5085.3-2007)要求,可有效減少環境污染的風險。從減量化、資源化方面來看,鉆井泥漿經處理后產生的泥餅量減少了約60%,因此不需修建巖屑池、泥漿堆放場所,有效減小了鉆井泥漿對環境的污染,節約了土地。而且,產生的大部分泥餅可用于井場區的鋪墊或鋪墊周圍的道路。經處理達標的鉆井廢水可用作井場及裝置自身用水,實現了井場清潔化生產。
標簽:油田鉆井 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 通過驗收
相關資訊